【仙母种情录】(2~5)
第(3/10)节
坚壁清野、以战养战......
孙武在九州纵横驰骋三十年,亿万生灵十不存一,连他自己账下的军师武将都对此颇有微词,这恐怕也是孙武身为开国功臣却难得美名的原因。
娘亲沉咛了一会儿,清幽的声线才自身后传来,似是赞赏道:「不错。」
这算是夸奖......吗?
一时间我有些受宠若惊、难以置信,只因此前娘亲对于我的观点见解要么是沉默以对,要么是随意敷衍,从不多加点评。
难道那寒于霜雪的面容也会因我而冰河解冻?
若非摄于娘亲的威严,我早已回身确认。
正在此时,那朴实的农妇向我们招手,喊出一口地道的乡音:「谢姑娘、子霄,晚食做好了,过来吃吧。」
注:网上找的曹操注的《孙子兵法》。
第三章 心生绮念
我放眼望去,不远处的小方桌上满是肉食,不由得食指大动、口水直咽。
推石犁地榨干了我的体力与元炁,虽经凝神采练有所恢复,但仍需肉食以作补益。
只是娘亲还在身后端坐,未得许可,我不敢轻举妄动。
「去吧。」
短短二字令我如闻仙谕,赶紧起身,跳下走廊,向着满桌的肉食疾步而去。
此时已是未申之交,酷日稍敛灼灼之威,小屋地处山谷,又兼有竹林环绕,是以不受阳炎炙烤之扰,甚觉阴凉。
「牛婶,做了这么多啊?」
我笑着向妇人招手。
牛婶熟络而宠溺地回应:「你每天不就吃这么多吗?」
牛婶是附近柏子村的农户人家,每日来谷中做一顿晚食,娘亲则按月支付一定的银两。
不过常年累月的相处之下,在我心中牛婶已是半个家人,虽然她对娘亲的称呼比较生分,但据说是多年前初见时所用的,已然改不掉了——当然,以娘亲的大成功体,驻颜有术,仅以容貌观之,不过二三十岁的年纪,如此称呼也并无不妥。
牛婶四十多岁,木钗挽髻,饱经风霜的褐黄面孔盘踞着几道深刻的皱纹,穿着深蓝色的粗布衣裳,补巴错落,看来已有些年头。
养育了两双儿女的牛婶,相貌平平,已是残花败柳,尚有少许成熟风韵,虽然比起娘亲来微不足道,但也正是二者相较,我才知晓娘亲的风情是多么惊人。
待我落座之后,娘亲施施然走来,犹如一朵风中摇曳的白莲花。
娘亲翩然坐于我对侧,螓首微抬道:「牛姐,你怎么不坐?」
牛婶在布裳衣角上搓着粗糙的双手,似是不好意思:「谢姑娘,刚才大牛来跟我说,小梅不舒服,我得回去看看。」
「事不宜迟,牛姐速速回去吧。」娘亲不假思索地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些碎银,起身递去,「这些你拿着,带小梅去医师问诊。」
「谢姑娘,使不得啊!」
牛婶连连摆手,后退几步。
「我也算小梅半个姨娘,有何不可?」
娘亲理所当然道,跟了上去,掰开牛婶的手,将银子硬塞给她。
「这......唉,那我就替小梅说声谢谢了。」牛婶嗫嚅了一会儿,总算没有拒绝,将碎银揣进怀里,「那我先回去了,大牛还在等着我哩。」
娘亲也不矫情,颔首嘱咐道:「嗯,好好照看小梅,如若不见好转,便带她来我这儿。」
「好。」
与牛婶道过别,我目送她离开,向着穿入竹林的路口而去,那里正站立着一个粗壮黝黑的汉子,布衣草鞋,焦急地目光望来,似是在催促牛
第(3/1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