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47)
第(3/4)节
出现过。
聂秋没有急着动手,他借着灌木的遮挡,先是谨慎地望向声音传来的地方,确认了一下发出动静的是何物,当那抹熟悉的身影蛮横无理地闯进视线后,他一颗悬着的心才猛地坠了下去,差点摔成一滩烂泥,软绵绵地瘫在那里,促使他拿过双刀,从藏身之处走了出来。
生生。他如此唤道,忽然发觉自己声音低哑,你这时候不是应该还在青龙门吗?
方岐生见到是聂秋,松开手指,任由长剑向着匣中坠去,他脸上那点焦急的神色终于一扫而空,阔步走上前,将面前的人上下一打量,这才叹息道:聂秋已经过去五日了。
他收到聂秋的信时,正巧手头的事情也告一段落了,便提笔回信,就此与安丕才作别,策马前往昆仑,路上耗费的时间倒也不少,结果等他到了昆仑,四处却不见聂秋的身影。
玄武门的弟子寻了半日,只寻来了他自己的信,如此情形怎么不令方岐生焦急?
方岐生不说,聂秋还没感觉到时间的流逝,他这么一说,聂秋顿时觉得腰酸背痛。
再一想到这身衣裳穿了整整五日,他原本想要伸出去抱住方岐生的手,也收了回去。
方岐生倒是不甚在意,瞧聂秋这副模样也能猜得出来,这个人大约又是像当初在玄圃堂的时候那样,闭上眼睛就昏睡了过去,身侧也没有自己这么个看管的人,真不知道睡了多久才醒转过来。他反手握住了聂秋的手腕,感觉到手底下的腕骨扭转了几下,终究作罢了。
人是好端端的,手指上有个浅浅的伤口,带着两柄刀,一柄是含霜,另一柄应该就是饮火了。方岐生心里有了底,将他的鬓发捋到耳后,问道:如何,得到你想要的答案了吗?
聂秋默不作声地点了点头,随即,他说道:回去的路上,我再慢慢讲给你听吧。
玄武门的弟子就像无处不在的影子,在知晓聂秋已经找到了之后,就重新融入了黑暗。
马匹就候在不远处,聂秋和方岐生缓缓地朝着那个方向踱去,晌午的日光正盛,将二人的影子拖得很长,像两座并肩而立的高耸山峰,又逐渐远去了,融化在温热的微风中。
师父去了趟黄府。方岐生说到这里时,忍不住发笑,我听说,黄府上下,除了黄盛以外,没一个习武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却逼得师父想动怒也动不了怒。他去向黄府讨人,黄盛还没说什么,其他人就先不乐意了,一个二个都怒火中烧,准备口诛笔伐他。
聂秋试着想象了一下那个混乱的场面,也确实觉得很好笑,后来呢?
后来折腾了一阵子,黄盛是两头都不讨好,无论他怎么说,总是有人站出来责备他,他索性就发了一通火出来。方岐生说道,最后黄府与常锦煜一商量,找了个折中的方法出来,让黄盛在总舵底下开个赌坊,如此他既没做伤天害理的事情,也不算是脱离了魔教。
总归黄盛在这方面有天赋,常锦煜就不再争了,表面上笑盈盈地应了。对,表面上,谁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黄府的那点技俩还不够这个老谋深算的前魔教教主费尽心思。
说罢,方岐生的目光在那柄饮火刀上停留了片刻,问道:你之后准备怎么做?
昆仑消失,星宿散去,神像倒塌,仙凡两界从此再无瓜葛。聂秋轻轻说道,然而,真的完全没有联系了吗?彼世的神仙在此处停留了几十余年,这么多年过去,他们身上已经处处沾满了人间烟火,而人间同样也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抹去的。
赏春阁会记得一个叫月华的花魁;霞雁城会记得一个叫谢慕的天才;封雪山脉周遭的村民会记得一个叫步家的天相师世
第(3/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