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87)
第(2/4)节
不心动。
你有几成把握,明天大典开始前,能让陈红烛主动退婚?
卫湛阳道:儿子心中已有定计。
中年男人闭了闭眼:那就去做吧,老祖那边,为父来担当。
竹林间琴声停了,好像叮咚泉水瞬间结冰,不再流淌。
抚琴的女子抬头问:你出去了?
何青青望着那女子不说话,目光似含冷意。
直到妙烟唤她:大师姐。
何青青才笑起来:是呀,回来迟了。
妙烟没有带侍女,只带着一张琴。何青青也是独自归来。
白雪压弯翠竹,偶有吱呀声。
她们第一次正式相会,也是在华微宗的竹林里。
那时气氛很热闹,唯有何青青格格不入。
她不敢拒绝任何人表现出的好意,将完整《风雪入阵曲》倾囊相授。
红烛明日订婚,你莫误她。妙烟道。
她一贯对别人的私事没有兴趣,今夜不知为何反常。
或许因为陈红烛也算她表妹,或许好奇何青青到底去见谁。
师妹,这跟你没有关系。何青青笑道,你有时间,多想想自己的处境。
妙烟因《风雪入阵曲》心障难破,而望舒急于压制绛云,对得意徒弟的心不在焉日渐不满。
师徒之间的嫌隙,连外人都看得出来。
妙烟毫不动气。她气质高贵宁静,外人面前,从来没有生气的模样。
那样不美。
她只平静道:大师姐,我认为,你的处境比我更危险。
修行一途,何青青确实下了苦工,背后还有绛云供给。
可是有本事闯出名声的修士,哪个不是日夜勤恳,苦心钻研?
自从拜入师门,妙烟一样享用最好的资源、拥有最好的天赋、仍旧不敢懈怠地努力。
经年累月地积累,才有今日成就。
如果这种差距能被苦功抹平,那所求的仙途才是笑话。
妙烟很确定,对方一定用了非常手段。
何青青笑容消失,从她身边走过。
我会知道的。妙烟说。
何青青明白她在说什么。
时间匆匆过去,自己已经拜了师父,修了新术法,得了新法器。
那首曲子像一根稻草,她攀着稻草上了岸,草的使命便完成了。
她向前拼命奔跑,偶尔回头,只能隐约望见那个人立在月光下的影子。
唯有妙烟,还活在那场风雪中,画地为牢。
第114章一见如故
宋师兄,咱们好像来早了。纪辰左顾右盼,前后只有一片晨雾。
天空才泛起薄薄的冰蓝,月亮的残影还没消退。
宋院一行人已经装备整齐,守株待兔。
此地是一处三岔路口,也是青崖诸生前往主峰的必经之路。
道旁有座山亭,名作百花亭,春日里繁花盛开,它藏在花丛深处。
华微宗内门弟子常结伴来此,嬉游赏景。
可惜如今寒冬萧瑟,不见浮花浪蕊,只余积雪皑皑。
宋潜机坐在晨雾弥漫的亭中:不早,他很快就来。
子夜文殊,子夜练刀,练毕打坐修炼,卯时收功。
然后拿出随身携带的小册子,开始认真地写日记,一般半柱香写完。
若非半路遇险、重伤,或其他紧急情况,他就保持着这样无聊又规律的作息。
宋潜机好奇那本日记,却不曾偷看过。
那时他们
第(2/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