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102)

第(2/4)节
优种的种子田之后,宋潜机搭建的四季棚也在千渠郡逐步推广。

    纱帐内土地以阵法保持温度,以改良版聚光符控制光照,千渠人在寒冷枯燥的冬季也能吃上新鲜蔬菜,不再靠腌菜挨过一冬。

    青碧菜叶挂上水滴,脆生生、鲜嫩嫩,像刚出土的水种翡翠,宋潜机忍不住表扬:最近不错,继续努力!

    白菜懒得理他,懒洋洋照着聚光符的金光。

    孟河泽以为他夸自己,当即精神焕发:好的师兄!千渠书馆馆长的人选,有眉目了!

    宋潜机怔了怔,才想起这回事。

    麦田界域中的打工魂为了积攒分数,日夜不休默写典籍、道书。

    亡魂们日常聊天互相探讨,印证所学,不仅补全了一些失传多年的古册,还将旧功法弊病剔除,改良出新功法。

    经过三年日积月累,千渠书馆所收典籍,已经比华微宗藏书楼中更完备、更先进。

    从前价值万金、需要外门弟子卖命才能借阅的珍贵典籍,经过开版印刷,变成书架上的普通书。

    修炼和学习的门槛不再高不可及。在千渠,就算没有灵根,也要进学堂习字明理。

    有了书,还得有人教书、有人管书。

    但千渠已无专人可用。孟河泽接管猎队和城防队,纪辰管所有阵法,徐看山和邱大成管钱粮商路、户籍房舍,周小芸和纪星管医馆和卫生、司农刘木匠带着材料在各村帮人搭棚,司工铁三牛忙于建大桥和水库每人手中总有两三件事,抽不开身。

    一年前,宋潜机发下告示,招聘教书先生和书馆馆长,待遇从优。

    天下读书人、书画爱好者闻风而至。一半为千渠丰富的藏书,一半为亲眼看见宋潜机真迹。

    登闻大会后,书圣闭门绝客,不再提笔、不再品评后辈书画。英雄帖因此被称为最后的好字,近年无人超越。

    每天都有符修凑在天城广场上,仰望亩产千斤的牌匾,临空描画,揣摩运笔,双目失焦,似神魂出窍。

    宋潜机流传在千渠的真迹虽多,却无诗词,更无歌赋。

    大多是土豆、圆白菜、麦苗、玉米之流,兼有紫藤、玉兰、杜鹃、凤仙花等花名。

    其中有篇《劝学》,为劝不愿进学识字的边陲村落少年入学而写,大意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读完学堂再务农,劝人先识数会算,认字明理,掌握基础农业知识。

    全篇寥寥百字,简单易懂,情理兼备。字形毫无花俏,笔力质朴扎实,结构大巧若拙。

    许多读书人临帖有感,奔赴千渠。

    文人一多,常开文会,斗书写诗,留下许多见证千渠发展的诗篇。诗赋广为流传,又吸引更多人来到千渠。

    孟河泽怕踩坏菜苗,小心地缩在垅上:此人年方三十,虽修为普通,但博览群书,对各类典籍各家功法如数家珍,且脾气温和,对小弟子的提问很有耐心,擅长整理、打扫、收纳,经一年观察,同期的教书先生中,数他最适合当馆长。

    宋潜机又舀了一瓢水:那就选他。

    他答得随意,孟河泽却犹豫:我一提,师兄立刻答应,不太合适吧。说不定他有什么大问题,只是我没看出来馆长一职干系重大,要不我们再等等,再考察一段时间?

    我去见见此人。宋潜机笑了笑,是否合适,由我自己决定,好吗?

    他隐约猜到孟河泽顾虑什么。无非是三年前走后门招管家的事。

    好、太好了!孟河泽终于松了一口气,咱们走!

    不急。宋潜机说,我先浇完这边,抬脚。

    千渠书馆由司工铁三牛设计,三座馆相连
第(2/4)节
推荐书籍:转职调教师后过上纵欲人生你我最终在一起的机率[西幻]当魔法师捡到小狼崽湿漉漉的月光(NP)明若晓溪螳螂女士(末日无限流nph)后宫艳福人生天道方程式我见师弟有美色娇妻堕落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