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套路
第(2/2)节
题,近几年频发,部队也做了很多预警宣传。这种贷款是做点对点投放的,目标群体非常明确,一般人接触不到。
关于放款方,文里提到的只是其中一类,另有跟境外组织有勾结的某些机构,放贷属于间谍的某种渗透形式,虽然情报上收效不大。
2、催收问题
网络暴力催收和上门催收这两年少了很多,大概15年前后,上门催收甚至发生肢体冲突,是不罕见的。
上门催收的转折点发生在16年,“于欢案”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催收方式也跟着发生转变,除非大额债务,多数借贷纠纷减少了上门催收频率,因为没有具体法律束缚,电话辱骂、轰炸、图等各类方式的暴力催收逐渐成为主流。
19年315晚会,央视曝光了套路贷及违法催收,接着最高法出台相应法案,全国开始大力整顿催收问题,有法可依后催收问题得到了大面积解决。
第(2/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