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88)

第(3/4)节
  赋税重时,达到了十税九,百姓苦不堪言。

    而我北凉,哪怕赋税最重的时候,也才十税四。

    这是在回到赵景澄刚才问的前朝和北凉的区别。

    圣人也在感叹,现在很多人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甚至是他,当时的年龄也很小。

    但,他也看到了百姓遍地尸骸,路有冻尸,而皇室依旧歌舞升平之景。

    百姓孱弱如乞,兵马自然不丰,诸国践踏若泥,我赵氏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北凉。

    别看现在北凉依旧又穷又贫的样子,但至少百姓能吃上一口饭了,能安心睡一个好觉了,要是前朝,那诸国的兵马时刻窥伺,毫无国门可言。

    这还是赵氏这么多年努力治理,才艰辛换来的。

    前朝皇室糜烂,未将百姓置于心中。

    而我北凉,奉行的则是民安而国定,只有百姓安定,北凉才会安定。

    算是回答赵景澄的另外一个问题,为何前朝衰而本朝兴。

    圣人回答完,也是一愣,怎么就随口答了起来?

    一个毛头小子,也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问题,哪里懂这些。

    哪怕是那些自喻正义的读书人,都未必懂,不然也不会经常有复兴前朝的消息传来。

    赵景澄的确不太懂,但他埋头苦写。

    此时,莫少珩正在和赵棣在郊区外,为新的宣纸厂选址。

    说实话,赵棣看到那些被制作出来的白净的宣纸的时候,惊讶得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以前的牛皮纸也就罢了,虽然产量高,成本低,但也仅仅只是用来做包装。

    用毛笔写字的话,墨会晕开,将字浸成一团,也只有用刻章盖上简单的字样,勉强能用。

    但现在,眼前的宣纸

    赵棣十分清楚,这样的成本低廉,但和普通纸张已经没有区别的宣纸出现,对所有的读书人,对整个北凉会有怎样影响,意味着什么。

    莫少珩说道,我准备印一批《论语》。

    啧啧,我那些小货郎连个课本都没有呢,怎么也得人手一本。

    古有赵则平一本《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可见《论语》在古时读书人心中所占的地位。

    赵棣:

    要是以前,有人说这话,每一个小货郎人手一本《论语》,他估计都要认为,对方是不是也太天马行空了,不是做不到,而是完全没有意义,将书给更有意义的人不是更好。

    但现在

    他看到了宣纸,也看到过莫少珩的那个活字印刷。

    书籍,或许真的将不再是什么昂贵的东西。

    北凉,将发生难以想象的巨变。

    莫少珩还在道,殿下,你要不要投资一点?

    赵棣看了一眼莫少珩,答了一句,回去之后,我将府里的账本给你。

    投,为何不投,多开几个宣纸作坊,富了自己又能强了北凉,何乐而不为。

    莫少珩:

    等回了凉京,莫少珩去了乌衣巷,今天的三街战报还没有写呢。

    一群学生已经等着了。

    手上记录的人物专访递交了上来。

    写得都挺有意思,还有人有模有样采访自己府里长辈的。

    不错。莫少珩答了一句。

    然后,在接过其中一份专访的时候,眼睛都不由得亮了。

    有些惊讶地抬头,正好看到赵景澄扭扭捏捏的样子。

    这小胖子,好强的业务能力。

    让采访一个有影响能力的人物,他还真

    说实话,要见
第(3/4)节
推荐书籍:女研究生失踪之谜校花的近身特工乱伦旅馆的故事说说我和妈妈的第一次我与嫂子的故事男主他无法攻略吴亦凡的雌堕我的教师女友夜天子-加色版仙子孽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