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95)
第(1/4)节
所以,出题分成了好几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就是众人出题,比如诗词,每人各出一题。
第二个环节,抽题。
最终使用哪个考题,需要抽题人从他们的题中抽取,也就是说,连出题人都不知道会考哪一题。
第一届的抽题人,自然是圣人。
第三个环节,封题。将抽出来的各个题目,组成完整的试卷,这就是学子们需要答的题目了。
这一个环节就是将试卷封起来。
当然,其中得用到莫少珩的活字印刷,大量的印刷出来一模一样的试卷,然后用牛皮纸做成的密封的袋子,将试卷封起来。
第三个环节,就是将封起来的考题,在合适的时间,送往各地了。
送题的官员,亦是监考官,他们要在考试当天,和当地官员当着所有人考生的面一同验证,密封袋是否提前被打开过。
并需送题的监考官和当地官员一同签字确认。
如果出了问题,自然知道找谁了。
虽然不可能完全杜绝问题,但尽量规避了问题。
莫少珩他们每人是要出一套完整的题的,然后让圣人在他们出的题中来进行挑选。
比如明经题,说不定一人里面选一题,总共的题数不变,但题的内容来源不定。
试卷分成了几个大部分。
第一部分,明经。
其实就是考,学子对先贤的诗经子集的熟悉程度,有些像莫少珩的飞花令游戏,只是搬到了纸上。
这一题是最好出的。
因为是县考,不能太难,出的基本都是名诗名句。
结果,等各种的初版考题收上来,一看。
众人出的题也差不多。
但
看向莫少珩的出题。
众人:
题还是那些题,但莫少珩的题全是让答出的诗句的上一句。
众人:
这不是为难人嘛,故意的吧。
抽到莫少珩出的题,那估计是倒了八辈子霉,这才是县试而已。
莫少珩说道,虽然是县试,但总得有点难题,才能拉开距离。
在说明经部分,圣人也不可能全抽中我的题。
众人:
好吧,你说什么都有理。
也是,得多倒霉才全抽中莫少珩出的题。
第一天,主要就是明经题。
他们先要相互看一遍,将其中一些不适合,或者有问题的题目剔除出去。
试卷的第二部分,是常识题。
和明经题有些类似,但又不同。
因为考的不是诗词歌赋,而是一些生活常识,北凉常识。
对于这一部分的考题,一开始各位大人是颇为疑惑的。
莫少珩的解释是,我们要选的是北凉的官员,如果连常识都不懂,连北凉最基本的情况都不知道,如何为官?
众人:
他们开始发现一些不对劲的苗头了。
这样选拔出来的人,怕是有点厉害啊。
但到了他们这个年纪,又数十年如一日的在朝廷为官,也明白了一点,光读书还真治理不好地方。
那些平时啥都不懂的贵族,被派出去当官,可没少闹笑话。
其实莫少珩也很无奈,若是在现代,自然不用考什么常识,因为读书后从事的工作太多了,不懂一些甚至都无所谓。
但现在,选的是官员啊。
众人:
好吧,他们以前也没有用过
第(1/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