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105)

第(1/4)节
    毛笔和铅笔都是笔,但用写毛笔字的手法写铅笔字,是十分困难的。

    得有人教,然后再由这些先生教给学生。

    所以,你们得好生练习铅笔字了。

    别到时候去了地方上出丑。

    十几个学生:

    将桌上的古琴抱在了怀里,站得笔直。

    等莫少珩指导完一群学生练字后,走出楼。

    外面,已经被朝廷准备推行的义务教育法掀翻了天。

    什么?朝廷准备让我北凉的孩子全全部免费读书?

    他们第一反应就是,什么人在传谣。

    听说先从我们凉京试行,然后在各地推广。

    也就是说,我凉京的小孩都要读书了?

    假的吧。

    不可置信。

    他们还在感叹,莫少珩的小货郎都有书读了,特别是一些百姓有时候喜欢逗这些小货郎,让这些小货郎写几个字给他们看看之类。

    结果,这些小货郎还真能有模有样的写出来。

    当时的震惊,现在都记忆尤新。

    可是现在,他们的小孩也可以,而且还是免费读书?

    也有人将规则解释得很清楚,还是需要父母给买纸笔课本的。

    但纸笔课本,他们买得起了啊。

    再一想。

    读书人,哪怕寒门的读书人,都是可以通过科举入仕的啊。

    咕噜。

    就像在他们面前打开了一扇透着光的门。

    哗然之声如风吹过凉京的每一个角落,风过而留痕。

    第63章黑板,粉笔(一更)

    凉京,义务教育法将百姓的热情推到了最高。

    他们亲眼看到了小货郎的改变,小货郎彬彬有礼,哪里像他们自己家的野孩子啊。

    再加上,读书人受人尊敬。

    心里,莫名的有些期待。

    当然,现在也仅仅是传闻,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甚至因为太过离奇,依旧无法置信。

    直到,官府的告示贴了出来,让适龄的孩子开始报名。

    一时间,整个凉京都轰动了起来。

    那种高涨的气氛是无法想象的,如同能掀起房顶的瓦。

    竟然是真的,我的天,我北凉的适龄小孩竟然真的都要开始读书了。

    告示上可是说了,义务教务,务必要落实到家家户户,让我北凉下一代争做有文化的人。

    三街战报上也响应了,说什么文能安邦,文能治国兴天下。

    还说,读书是每一个北凉人的权力和义务,哪怕是父母也无权剥夺孩子读书的机会。

    这是其他诸国都没有的事情,说是要提升我北凉百姓的幸福感。

    什么权力和义务,幸福感,词儿有些新鲜,但也不是听不懂。

    此时,消息也传到了准备郡试的学子那里:

    特别是对于寒门学子,这何尝不是天大的事情。

    当先生是十分体面的事情,怎么也比平时做苦力活贴补家计要好。

    再说,一边当先生,还能一边读书学习,不再像以前那样,忙起来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

    而且,哪怕最终无法入仕,也是一门稳当的又能兼顾爱好的生计。

    朝廷先是科举,后是义务教育,惠及的人十分的多,竟让人看到了一点文教大兴的征兆。

    三街战报上,还有一条消息。

    乌衣巷开了一家书包店。

    听说和读书人用的书箱一样,都是用来装笔墨纸砚的。

   
第(1/4)节
推荐书籍:那年,我们的爱情(bl)当厨神老祖穿到现代[美食]谁是老板?(翻译文)染上爱的白浊漂亮妈妈唐嫣赫斯特庄园(翻译文)你吃饭没有黑心狐只想吃掉男主流动服务点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