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13)
第(3/4)节
一条大河引流。
那条大河名叫济河,面积之庞大,站在河边看对岸,都是模糊的,勉强只能看见对岸的人影。
凉京离那条大河的距离可不近,修两年修到凉京,还是因为这条运河,是前朝的前朝已经修建了好几年,修进北凉不小的一段距离了,前朝的前朝还因为修这条运河,直接被推翻了,最后不了了知。
莫少珩点点头,我们现在修的运河,是按照以前的运河的规格来修的。
我考察了这么久,足够一条大商船运行。
以前北凉无这样能运行大商船的河流,所以从来没有考虑过河运。
但你想想,这条运河沿途经过我北凉三个洲,光是将商品卖到这三个洲就已经十分有期待了,更别说,运河直通济河。
济河下通南离,上通楼兰古国。
诸国的商人和外域商人,不惜跋山涉水都要买我的商品回去卖,可见其中的利润,我们如果有了一条商船,开辟出来商路,节省了爬山涉水的运输费,岂不是能更赚。
赵棣:
说得好像颇为有理。
不过光是修商船的花费就是不菲。
运行商船的花费更是巨大。
古时的这种远航的商船,顺水也就罢了,如果是逆水,因为没有动力发动机,都是通过水手一起划桨。
一条商船,光是水手的人数,都是无法想象的。
莫少珩笑眯眯的,花费不菲他当然知道。
莫少珩让人将府上的账本拿来,我们来理理账。
赵棣一愣,自从将账本交给莫少珩,他就没怎么管账了,他也只知道,欠了朝廷不少钱。
结果这一理账。
赵棣都有些愣,因为除了按时需要归还朝廷的钱外,竟然还剩下了好大一笔,完全足够修建一条商船的了。
莫少珩说道,怎么样?
都看着他花钱,却不知道,也在不停的进账。
光是批发给加盟商的商品,都能赚一大笔。
加上牧场的盈利也是极大的,没看到赵景澄等一个个现在富得流油,分红都分得乐开花了,还有闲钱去各洲加盟纸厂这些。
赵棣:
他也想过会赚钱,没想到这么赚钱,这还是纸笔厂和印刷厂因为投资修建还没有回本的情况。
得,有钱就去折腾吧。
只要别饿得讨口就行。
其实,他有时候就觉得,像莫少珩这么折腾,要是没点商业头脑,真得讨口不可,到时候只有去圣人那里讨饭吃了。
莫少珩要修商船的消息,很快就传得沸沸扬扬的。
没办法,修一条商船,光靠镇北王府的工匠就完全不够了。
莫少珩甚至还高价请来了一个匠师,这人曾经在南离呆过大半辈子,专门修商船的。
古时的商船大都是木质结构,如果用铁的话,消费实在太高了,也因为太过笨重,水手未必能逆水划得动。
别看木质结构的船,其工艺也是超乎想象的,古时的战船就不说了,光是商船,都有远渡重洋的能力。
当然,也不全是木质的,一条普通的船,都要用三千铁钉呢。
商船的话,也会加一些防撞的铁皮。
莫少珩对这门工艺不是特别熟悉,但他会提需求啊。
老工匠姓徐,看着莫少珩的需求图:
世子,你这该不会是想在河上修一栋楼罢?
莫少珩问道,这样不行么?
行倒是行,只是没人这么修。
样式有些像南离的画舫,就
第(3/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