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46)
第(2/4)节
让沙子琉璃化的温度在1300度到1600度。
按理,用沙子烧制玻璃的工艺是十分简单的,但为何古时候却很难发现这门工艺?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温度达不到。
而要想达到温度,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燃料。
第二,特制的火窑。
莫少珩现在忙的也就是这两件事情。
光是寻找燃料,若是没有目的,恐怕一辈子都未必会有突破。
莫少珩的优点就是,拥有上帝视角吧。
加上上次开采石灰石做水泥,和各地的矿厂也有了一点联系。
这一次办起事情来,就要简单得多。
莫少珩要找的是煤矿。
煤自然燃烧的温度在500到600左右,供氧充足的话,能到达800到1000。
哪怕这样,依旧达不到让沙子琉璃化的高温,所以还得辅以特殊的火窑。
煤矿因为颜色漆黑,若是有发现,定会有印象。
还有烧制玻璃的沙子,也是有要求的,若是沙子中含有石英等物质多的话,烧制的玻璃就会越好。
这样的沙子也好分别,在阳光下容易发亮的沙子就是了。
莫少珩一边在深山老林中建火窑,一边在寻找煤矿。
还好,没过多少时间,煤矿的消息就传来了。
煤矿因为无法直接燃烧,发现煤矿的人也不知道它有什么用,但因为外形奇特,所以莫少珩一打听消息,常年从事开采矿石的工人,就回了消息。
接下来,莫少珩一边研究着玻璃的烧制,一边等着赵焰秋组织的新的一届的糖酒大会。
赵景澄等学生,也由原来的迷惑,变得眼睛铮亮铮亮的。
别人问他们,他们也不答,将自己的笔记本捂得严实得不得了,一脸的兴奋。
随着时间推移。
凉京城中的商队肉眼可见的变多了。
除了南离的商队,怕是诸国的商队都来了。
城门口,都能听到新来的商队的讨论声。
去年来凉京的商队,可是赚了不少。
可不是,本来还觉得北凉嘛,又穷又破,没想到第一批来吃螃蟹的人,还真赚大了。
也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喝点汤,现在生意不好做啊。
有期待,有担心。
他们还没有进城,但已经被震撼过一次了,因为水泥路。
走过太多坑坑洼洼的道路,等走上这样的好路时,那种震惊可想而知。
听说这路是专门为我们诸国的商人修建的,为了让我们方便的运输商品。
我看着都修了好长了。
听说,北凉朝廷的计划是,要让这样的路连通诸国。
啧啧,实在难以想象。
这样的路一看就特别费时费力吧?也不知道最穷的北凉哪里来的人力和财力。
议论纷纷。
等进城的时候,守卫的士兵还会提醒一句,进城后,需要尊守我们凉京的交通法,不要引起混乱。
商队:
作为走南闯北的商人,随遇而安,他们已经习惯了,各国有各国不同的律法,他们也懂。
但交通法是个什么法?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
不过随着他们进城,就立马明白了。
车必须走在车道里面,人必须走人的道路,都得走右边。
看到有条纹的线条的时候,得根据路口的戴红袖套的人指挥走停。
好奇怪!
第(2/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