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予我千秋 第82节

第(1/3)节
    他对谢淳之器重,对谢淳之信任,对谢淳之厚待,在王府之中有目共睹。谢淳是他父皇的赐爱,是他难觅的心腹肱骨,更是他能够放心倚赖的得力臣下。

    其后的一年中,晋、平两国又有数场战事。谢淳在后方掌调军需物资,未有一丝谬误。晋军每一场胜役之后,皆少不了他及属下的汗水与辛劳。

    裕王特下王谕,嘉谢淳之功。王谕及赏赐发至齐康郡,谢淳并没有立刻动身返回始安郡,而是仅以一封回表敬谢裕王恩典。

    表至裕王府,裕王阅罢,看了一眼窗外春阳。那春阳之下,他曾亲手栽种的一棵青柏已长得枝繁叶茂,针叶郁郁,荫冠葱葱。

    他合下谢淳回表,没说什么。

    到了元烈三十三年初夏时,谢淳已有八个月不曾回到始安郡面见裕王。

    面对谢淳在督视军马府中的卓越表现,裕王未曾责问过他一回,每每提笔回谢淳奏表时,信尾总会叮嘱一句要他百忙之中顾好身子。

    如此之主、臣相得,令裕王府中众人无不心向往之。

    不久后,裕王的一位亲将在奏表中提到,谢淳已与齐康郡军器监提点公事纪盛的长女定下婚许之约,计于来年完婚。

    一侧,文乙垂首研墨,然久等不到裕王如常提笔回函。他稍稍抬头,看见那封奏表被裕王的手掌压在桌案上,而裕王则一动不动地沉默着。

    文乙不能确定他究竟在想什么。

    或许是两年前的冬至之夜,或许是谢淳与纪园之情深,或许是那一朵被纪园遗落在宴席间的簪花。

    又或许,是他自己从未动过的一颗心。

    半晌,裕王轻动嘴角,伸手取过笔,蘸了蘸文乙研好的墨,一笔一划地给谢淳写了封信,以作祝贺。

    这是头一回,在谢淳奏表未到之时,他主动提笔去信。

    文乙陪侍在旁,斟酌道:“谢大人与纪姑娘郎才女貌,此是美事一桩,想来王爷心中必定也为谢大人高兴。”

    “是。”

    裕王答说。

    文乙小心打量,但见他神色如常,才放下了一颗心。

    ……

    元烈三十四年夏六月末。

    蝉鸣直近傍晚才渐消停。文乙托着一碗冰镇乌梅汤,步入书房,进至裕王案前。可案上罕见地摆着酒盅,极少饮酒的人竟无事而饮酒。

    文乙愣住。

    饮了酒的裕王瞥他一眼,手指了指桌案,示意他将手中之物放下。

    文乙回过神,将乌梅汤放在酒盅旁。他垂首道:“小臣去为王爷准备解酒汤,王爷请稍候。”

    说罢,他便退走。

    裕王的声音自后传来:“谢淳,背叛了本王。”

    文乙一凛。

    他匆忙转身,“王爷醉了,何以胡言。”

    裕王的眼神很清明,没反驳,更没重复方才的话。他道:“文乙。你知不知,他为何要背叛本王?”

    麻意自脊椎一路蔓延至头顶,文乙极力维持住正常站立的姿势与神态,摇了摇头。他欺骗了裕王,因他十分清楚,谢淳是为何要背叛裕王。

    谢淳欲兵谏以止战,苦心筹谋近三年,谁料未发而先败。

    他不敢与裕王对视,他只想尽快离开此处,不是为了自保,而是为了速速发信报于齐康郡,叫谢淳知悉此变。

    他的嘴唇动了几下,才出声:“王爷必定是误会了谢大人……”

    裕王却是一笑。那笑中有悲悯,有痛惜,亦有怒意。裕王点了点头,可文乙却不知他点头是何意。他说道:“晋军在高凉郡大败,谢淳以身殉国。漕司在高凉郡的
第(1/3)节
推荐书籍:夏会醉化龙纪夫妇交换炮灰前任重生后帝国军首的千层套路(百合ABO)予梦系列小重山(年上 1v1)都市绿帽系统失落的记忆欢乐颂:母畜串烧曲激情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