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英子的逆袭 第115节
第(3/4)节
婶更健谈一些,粤语说急了就有点吵,英子没太听懂,周林海跟她聊得有来有回的。
聊完之后周林海“翻译”给英子听,古伯的儿子在广州市里工作,儿媳妇头胎生了一对龙凤胎,老两口想把房子整体出租,自己去带孩子,除了之五层楼之外,前面还有个院子。
英子他们进了门往里面走,院子面积不小,盖间临时仓库甚至小型加工厂都是可以的。
“你问问他们房子卖不卖啊。”英子有些心动了,这么大的地方买下来多好啊。
周林海没问他们俩,“这种村子里的房子是集体产权宅基地的,咱们过来的时候看见的工厂全都是村办的工厂,房子要卖只能卖本村的甚至是本族的,这边的人都不会卖房,等拆迁呢。”
英子点了点头,明白了周林海的意思,别看这里偏远,以后拆迁的可能性搞不好大于欧伯的房子的,没办法,欧伯的房子位置“太好”了,每家每户又各种加盖,拆起来成本太高了。
双方商议了一下租金和时限,对方想签一年的合同,英子相中了院子想要盖仓库,坚持签五年的合同。
最后双方妥协了一下,签了三年的。
老两口急着去看孙子,家里面的细软早就搬到市里去了,贵重些的家俱或是寄放在亲戚那里或是干脆送了人,剩下的粗笨家俱全留下了供英子他们用。
合同签完,第一年的租金和押金收好,老两口骑着电动三轮车就走了。
英子看了下房子内部,实际没什么可看的,除了一层和二层简单装修过,余下的都没装修。
周林海联络了熟悉的工程队,帮这里重排水电线路,简单装修,等工程队的工夫,他带着英子找到了这里的村委会拜码头。
对方一听说英子是做电商的,颇为欢迎,主动热情地介绍当地的电商产业,很痛快地答应了改水改电的事宜。
工程队进驻,他们对这种简单的改装工程很熟悉,首先第一条电一定要全部重装,换成国标的铜线,增加电容,其次上下水重新铺装好,这种村子因为有发达的乡镇企业,基建做得还行,改造起来反而比城中村容易。
这些投入说起来全都是替房东在干活,难又是避免不了的,不做的话自己又没办法用。
英子的规划是一楼办公,但是当地的工程队提醒她防止内涝,一楼就建成了一半发货仓一半展示区。
二楼、三楼是办公室,四楼、五楼是员工宿舍,仓库是最简单的,做了平整工作铺好了水泥,有现成的简易钢板房可用,英子根据厂家给的图纸,订了一栋二层的,一样是一楼空置做防潮用,货物主要放二楼。
这边定下来了,徐月就搬过来了,她主要是“看堆儿”,住的地方是四楼临时改的,目前不算热,暂时能住人,她用笔电在床上处理订单。
工程做得急又快,英子到处组织货源进货,三天之内一楼和二楼就能用了,七天之后出租房的工程完工,剩下的就是等着安空调、热水器、电脑。
英子贴出告示招人,电商客服会使用电脑交流流畅,电商库管会使用电脑,懂仓库管理。
安空调那天,她跟徐月招到了六名客服两名库管,第二天电脑和办公桌椅到位。
英子的五家电商店铺,开始满负荷运转了起来。
物流成本降低,商购日益被普通人接受,英子的线上生意步入了真正的快车道。
作者有话要说:闲人忘了第一次网购是什么时间,差不多就是这个时候吧,一直是用电脑在买,周围的人用淘宝的人也渐渐多起来了。
刚刚才发现满3000了,存稿实际是没有的,明天开始
第(3/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