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枝甘露 第39节
第(3/5)节
够给饭店拉回头客的了。那自然是比给写字楼送盒饭的口味要好很多。我是担心假如我我恢复了继续给周围的写字楼送盒饭,万一他突然撂挑子了怎么办?一时半晌可难找到像他做得这么好的。”
“签合同可以吗?”
“如果他是有了更好的去处,不在乎违约金执意要走,露露,我损失的就是在周围写字楼的信誉了。”杨梓的担心溢于言表。
“那你前些日子把所有人炒掉,写字楼的包月盒饭你怎么办的?”甘露很疑惑。
“我挨家去做的说明,还少收了差点儿半个月的订餐费。我跟他们谈好了,一旦我这面恢复同品质的供餐,他们会继续在我家这儿订包月盒饭。”杨梓惋惜道。
甘露同情道:“那你岂不是亏了不少?”
“是啊。我也心疼自己那些损失,但炒掉那个经理也不得不为。这就像身体长了一个毒瘤,剜掉时少不得会带上些好肉。”杨梓情绪复杂,既有惋惜,也有不得不壮士断腕的忍耐。
“杨梓,有没有人说你很有魄力?”甘露双眼熠熠生辉,包含对杨梓“壮士断腕”的赞同。
杨梓略羞赧地笑着摇头。
俩人四目相对,甘露眼里的认同、赞同、钦佩,冲走了杨梓惋惜损失、担忧厨师跳槽的不快。
隔了一会儿,甘露问他:“杨梓,我记得你说你炒掉的那个经理是后来请的。那在他之前,就是再前一点儿的经理是谁管着,厨师又是什么样的水平?”
“在他之前是我外婆亲自管着啊。后来她精力不济了,才请了炒掉的那个经理。我外婆活着的时候他是很认真做事的。至于厨师开始是我外公,后来就是那个经理招的他的老乡了。”
甘露点头表示明白。这样的“夫妻店”,在后继无人时,在经理人不能承继原来“办店”宗旨时,就会导致企业迅速地衰败下去。
杨梓见店里的客人还不算多,就继续跟甘露说话。
他说:“容记甜品店之所以能顺利改成茶餐厅,主要是因为我外公后来学做厨师了。其实刚开始往茶餐厅转型时也是很艰难的,我外公胼手胝足,千辛万苦,从只供应堂食,一点点地获得了小区这周围的认可,然后又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拿到周围写字楼的包月订单。那期间都是我外公掌勺。”
“那你外公可真挺辛苦的。他也真的很能干啊!”甘露认真地倾听,及时点头、应和,并给出了杨梓心底需要的反应。
“是啊。容记转型那几年我外公特别辛苦。我爸才跟我妈结婚时,也跟着我外公学过做菜,还做得挺不错的。我妈妈不喜欢油烟,但她差不多能将一切不需要过油的清蒸、白灼都做得像模像样。我外公赞扬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外婆一直遗憾我妈妈要读大学,不肯继承容记。我小时候不懂事,每逢外婆这样念叨时,就跟她说我会把容记做下去的。”
“你现在就在努力把容记做下去啊,还是要把容记做到像以前那么好的。”甘露及时地安慰、鼓励杨梓。
杨梓对甘露认真的笑脸回以坦然和感谢的微笑,他觉得甘露的话极大地熨帖了自己焦灼的内心,也觉得这些天桎梏在身上的沉重枷锁似乎轻松了一点儿。
“可后来我爸爸必须回去东北工作,我妈妈带着小蓉也跟去了东北,我留在南方陪外公外婆。后来我外婆临终就把容记过到我名下,把广州的房产也都留给了我。嗯,她盼着我把容记做下去。”
杨梓想起幼时父母在广州、在深圳工作时的快乐时光,那全家人在一起的日子……连甘露凝视他侧颜不肯移动的眼神都没有注意到。
甘泉端着一盘色泽微黄、香味浓郁的盐焗鸡
第(3/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