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5)
第(4/4)节
名单上,捕捉小鸡,采集食材幼苗这两件事,自然落到了他们头上。
夏云霄则留在外面,采买大蒜。
大蒜原产西亚、中亚,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华国,因此并不在山海图鉴包括的范围内。蒜苗、蒜薹、蒜头均可食用,蒜头还有杀菌抗癌的功效,可谓浑身都是宝。
不多时,敖摩旸和白泽带着种苗、小鸡回到庄园。
小鸡仔不多,三公七母,共十只。
夏云霄从网上找了鸡棚的构架图。
敖摩旸根据构架图,在庄园最右侧尚未开垦的荒地上,用竹子搭建棚子,顶部和底部用之前收捡起来的稻草铺整,朴素的鸡棚就盖好了。
夏云霞买了两个不锈钢盆子,一个装水,一个装食物。
他们把小鸡仔放进去。
小鸡仔在里头晃悠了一圈,开始喝水和吃碎西瓜皮。
夏云霄走的是生态养殖路线,除却饲料纯天然之外,也不打算笼养,所以没给鸡棚做门,广阔的菜园子都是它们的觅食场地。
当然,夏云霄敢这么做,也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整个庄园的边缘都已经用竹林围起来了。鸡再厉害,也飞不过十米高的竹墙吧?
侍弄好小鸡,他们又把葵菜、薯蓣、姜、蒜种下。
一切搞定,夏云霄收到观致远的消息,说明天总共有二十个人过来。
夏云霄还是头一回接待这么多客人,现成的厨具和餐具肯定不够用,所以他又专程采买补充,然后便只等明天啦。
第二天上午9:00。
植物保护协会的专家到访。
随行的还有几名记者。
这些记者的装束、设备上没有特别标志,为人都挺低调,到了之后也没怎么说话,就里里外外的取景拍摄,再加上专家们都一门心思扑在贵木上,压根儿没介绍,夏云霄就没有太关注,只把他们当做是协会内部的记者。
简单寒暄后,专家、记者直奔后院。
哪怕专家们早就看过了观致远拍摄的视频资料,如今亲眼见到,还是深感震撼。
真的是紫楠!
数量这么多!
少说也有三百岁!
专家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
两名记者跟踪拍摄专家,另外两名记者则采访夏云霄。
夏经理,据专家估算,这批紫楠至少有三百年历史,其来源可方便告知?
这些问题夏云霄早就想好答案了,它们是从老板的园区移栽过来的,听说,栽种它们的是老板的祖父。
可否透露您老板的姓名?
夏云霄委婉拒绝:老板很低调,之所以让我经营庄园,就是希望免受打扰。所以,很抱歉,我无法告诉您老板的更多信息。
凭空捏造一个避世富豪,很多疑惑就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夏云霄这么回答之后,记者果然不再追问,又问了其他一些问题。
比如,庄园是否采用了最新的纳米控温技术?
第(4/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