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遍地黄金
第(3/5)节
打工人员的服务工作,也够你本村人赚的了。卖水卖烟,十几个平方米的门面,也可以养活一家人。更何况,农村房子宽,有几家人,把老宅子租给临时项目部,房租也是一笔好收入。
再有最大的项目,武汉高铁站,这规模这气势,在当地杜志民眼中,那就是发光的金子啊。
就说这些商品房,修完了,民工走了,项目部也撤了,也不等于生意结束了。起码,他先得装修吧,这就是罗哥赚钱的门道了。按这规模,光是装修的周期,就以目前正在修的楼来算,做五年建材生意都是兴旺的。
更何况,这房子卖出去了,住的人得进来了吧。商业其实很简单,周边人口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市场的规模。人多了,购买力就自然上去了。
这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机会就在眼前,如果不发财,只有一个解释,那是你懒。当然,身体有病的原因除外。
冬子问到:“何老大这么穷了,看样子,他也是爱财的,怎么不找点事干?看他身体也不差,一个月搞个两三千元钱,怕是容易的。更何况,他家也有房子,收点租金也行。何况,你们说的,原先父母是种菜的,他就是种菜,也能够得些现钱。”
“你问对了。他这人,一般的工作还看不起,总认为自己就应该在武钢上班,当个正式工人。莫说他没那技术那条件,就是有,能干多长?他喝酒误事的事,人人都知道,哪个敢用他?我们现在,都没人愿意给他介绍工作了,怕给别人丢麻烦。你要说租房子,他家的房子,自从他父母去世后,从来没修整过,连卫生都不打扫。你是没到他家里去过,你要是去了,都找不到一条干净的板凳。种菜?想都别想,他从小就不学,根本就不会。更何况,他认为自己是有思想的上等人,怎么可以挖泥巴呢?”
罗哥说完,再喝了一口酒,总结到:“所以,他把自己活成了一坨泥巴,甚至连泥巴都不如。泥巴还长庄稼,他那泥巴,草都不长。”
一时大家无话,不是对这人的叹息,而是对这种人,简直就无话可说。后来冬子的经历也证明,自那天以后,老板夫妇,就再也没提过何老大。即使何老大有时从门口经过,也没人给他打招呼。
罗哥酒喝得差不多了,当然还要有话说。“所以,你莫看遍地黄金,你不找,你不挖,它是不会跳到你碗里来的。黄金埋在沙里,沙子再松再浅,但你得挖,你得淘啊,对不对?”
真理在握的罗哥,此时显得大气而宽容,酒精上头了,脸上成酱色,目光呈红色,放下酒杯,说了句:“小陈,你两个菜,居然下了我半斤酒,太好吃了。”他转身给黄姐说到:“我想睡一下”。
黄姐问冬子:“让罗哥睡你的床,行不行?”
冬子笑着对正在收拾碗筷的黄姐说到:“这是你家,随便呢。”说完,冬子就到商店外面,守顾客去了。
过了一会,黄姐洗完碗过来了。冬子此时已经是个有心人了,会在有意无意间,通过聊天的方式,了解这生意场上的潜规则。
“黄姐,你刚才说的那个开餐馆的三嫂,是不是斜对面,最近经常关门的那家?”其实冬子是明知故问,那家餐馆的灯箱上,明明就写着“三嫂美食”。
“对啊,她们家,两口子,还有他小叔子两口子打下手,共四个人,这餐馆也不大,平时生意就那样,好在不交房租,自家的房子,门面是他们卖下来的。”
“按你说,那生意一般,养活两家人,也叫一般?”冬子的问题是有道理的。如此辛苦地养活两家人,行利每月至少得两万吧?这种估算不过分,冬子有依据。按三嫂她家这四个人的年纪和身体来看,每个人,找一个每月四五
第(3/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