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小袁回了
第(3/5)节
炒到十八万甚至二十万,按二十万计算,你们兄弟原来那台车的价值也增长到二十万,那高估的纸面财富是多少?”
这个数学题并不难,算出:“原来只花了十万,经营出十五万的价值,最终在账面上,得到了二十万的价值,那算是涨了一倍了。”
“对了,估值多五万,卖出去又多五万,一里一外,增长一倍。更重要的是,你们所控制的财富,就多了。原来经营着十万的车,现在经营着四十万的车,明白没有?”
经他这一分析,冬子吓了一跳,这是什么状态,居然有四倍的增长?仔细一算,还真是。原来兄弟两经营一台车,算到死,最多也是十五万的规模。现在管理两台车,等于经营着四十万规模的资产。而线路是现成的,要经营下去,只需要再投十万即可,而初次募股,就得到二十万的现金,多出来的十万元,就要投资了。有投资,就要铺摊子,这叫财务管理,所以,项目就多了。比如给车加垫子,比如给车做保养,比如聘请一个驾驶员等。
“还有一个关节点,你估计没有注意。比如现在四十万的资产,你兄弟两人合起来只点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假如各占百分之二十五。但是,钱多了,兄弟的心就变了。比如你一个兄弟愿意出让百分之十的股份给他的朋友,那他就只剩下百分之十五了,那位朋友就是战略投资者。”
冬子觉得,这些虽然是知识,但与自己的关系不是很大,所以,就一个劲地闹着喝酒,但小袁乘着酒劲,哪里能够刹得住车?
“这一下,董事会就出现三个大股东了,再加上代表其它股东利益的独立董事,还有公司合法性监督的监事,那得有多少人?这就是公司治理的变化。”
他这一串名词,冬子比较陌生,他只听说过董事长总经理这类称号,对其它的并不熟悉。所以,万能的反问是:“那又怎么样?”
“跟你举这个例子,是结合我们公司说的。”小袁吃了一口菜,赞扬了冬子的手艺,继续说到:“我们这个厂,变成一个上市公司,原来的大股东,就两个。一个是现在的董事长,一个是现在的总经理。后来,引进的战略投资者,目前是我们的一个董事。我这几天过年,电话没闲着,我在公司的熟人,包括我们部门的头,都在关心一个变化。”
“什么变化?”
“董事长要辞职了,他的股份要转移给那个战略投资者。这就有巨大的变化了。”
“什么意思?”冬子还不明白这个变化的含义。
“董事长作为大股东,以前与总经理商量着办事,况且,日常事情,以总经理为主。如果董事长出让一部分股份,具体多少我不清楚,给这个战略投资者,就是那个饶董,那么,公司最大股东,就有可能是他了。如果他是最大股东,那原董事长辞职,他就有可能要当董事长。”
冬子还不太明白这其中的含义,毕竟当官的换过去换过来,与小世百姓有何关系呢?
其实,他说了这么久,但最后一句话,确实让冬子感受到一些意义了:“如果这种情形到极端的话,有可能总经理要换,明白吗?”
这才算是有影响的大事,毕竟总经理换了后,整个经营的方式,就有可能改变。冬子关心地问到:“那会有什么具体的改变呢?比如说,经营方式?”
“我个人觉得”小袁套用了一句官话,其实,这就是两个人的酒话,你不个人觉得,不能够代表哪个官方吗?你又不是官。
“我个人觉得,如果出现换掌舵人的情况,公司的大致运作模式,也不会有大的调整。因为,公司现在的效益还不错,股价也在上涨,一般不会轻易调整。或者说,尽管总经理不调整,但
第(3/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