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孜然羊肉
第(3/5)节
人民币的价值,就已经很可以了。
但是,中国人对食物的要求要高得多。一旦有钱了,胡吃海喝几乎是每个人本能的反应。哪怕是穷人,也会在吃上,挖空心思,付出大量精力与金钱,搞出特别好的味道来。所以,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偏高,有文化习惯的原因。
一个美食家必备的条件,第一条,就是要有食物自由,就得有这个钱,想吃什么吃什么。第二条,得有欣赏美食的鉴赏能力,或者对美的东西有判断能力。第三条,得有时间与精力来研究,还得有能力拓展自己认知的边界。
而这位老师,这些条件都具备。况且,当地美食的百姓,对当地的菜品,最有鉴别能力。就像故宫里的文物鉴定师,他们天天看官窑,所以到文物市场,只需要一眼,就可以判断那是否正宗。
冬子是烤过羊肉串的人,然面也吃过几回。但他知道,这位老师的家距离这个餐馆,是有路程的,必须坐车才能到达这个地方。一个当地有钱有闲的人,专程坐来到这里喝酒吃饭,肯定有他的道理。
老者对着柜台望了望,柜台内的老板娘出来了。
“先来十个肉串,一碗然面。”他又对着冬子问到:“喝点?”
冬子对老板娘说到:“先来二两吧。”
药酒这东西,冬子没喝过,先尝尝。
老师递给冬子一串,冬子拿在口中尝了尝,还是热的,觉得味道非常好。肉质在筋道中,有细腻与顺滑,咀嚼时,除了孜然与辣椒的味道外,还有一些回甘。冬子点了点头:“老师,这味道绝了,可能在西安,这是我吃到最正宗的羊肉串了。”
“西安没有正宗羊肉串,这叫新疆肉串。”老师纠正到:“我们西安从来没产生过所谓本地羊肉串,我们几百年来,都以新疆肉串,作为正宗。”
“这是什么道理呢?”
老师慢慢介绍了这个肉串的历史。早在汉唐时期,长安城就有西域人士来定居了,带来了这个肉串。在长安流传上千年的肉串,也算是当地特色了。但是,因为一个香料的原因,大家没有把它当成长安特产,保留了新疆肉串的名称。
这个香料,就是孜然。它传进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00年以前。那是汉朝初年时期,它改变了汉朝人的味觉系统,从此扎下根来。孜然本来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目前在世界各地,用它的方法各异其趣。比如在印度,它就是调和咖喱的主要原料之一,但在中国,主要是用在肉串的烧烤之上。
冬子的肉串上来了,冒着热气,冬子又吃了一串,感叹到:“新疆肉串,这个嚼劲很特别啊。”
“你吃出来了?小伙子,看你年纪很轻,但这个美食功夫不低啊。今天,像你这样年纪的,能够细品味道的人,不多了。”老者说到:“这必须是羊腿肉做成的,才能称为正宗。”
原来是这样,在容城时,冬子做羊肉串,可没有这么多讲究。毕竟,在湖北那地方,羊肉本来就很少,挑来挑去的机会不多。羊肉如果你只买羊腿,那价格会非常昂贵。况且,内地人吃羊肉串,主要是尝那个味道,做得比较小,不像手中这种,肉串很大,吃十串,就可以半饱了。
“我知道,这里面的瘦肉扎实,肥肉也可以在烧烤过程中,因为油的析出,让整个肉显得细腻顺滑,但是顺滑细嫩到这个地步,估计是火候的原因吧。这肉串不像我们内地,表面要烤糊,他这,只需要把肉烤白,就拿出来了。”
老者看了看冬子:“小兄弟,你还真是个行家。连这区别都说出来了,真不简单。有的人吃了一辈子羊肉串,说不出区别,更说不出做法,你一眼就看出来,真不简单。你家有厨师吧?”
第(3/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