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神奇土豆
第(3/5)节
惊人的节约种子的方式。
更关键的是,它不择土地。水稻需要大量用水,对于北方来说,很难实现。而小麦的种植与管理,几乎要占用农民所有的肥料与精力,这个劳动强度是非常之大的。而土豆,不管你是水田还是旱地,是坡地甚至是山林,它都可以生长,并且,对于肥料的要求很低,播种时撒点草木灰就行。生长时,只需要淋一次农家肥足矣。这种小成本耕作模式,解放了劳动力。这种不择土地情况的收成,扩充了可种植面积。可以这样说,在中国的大部分地方,没有地方不可以种土豆,哪怕旱涝都有收成。没有人不可以种土豆,哪怕笨蛋,也懂得种洋芋。
“生产效率,知道吧?投入少得到多,这就是效率。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就革命性地改善了粮食结构,人们受饥饿的危险减少了,才有精力发展其它方面的事业。这就是社会进步的条件。”
冬子问到:“红薯也差不多吧?”
“是差不多,但是,红薯这东西的口感不好跟土豆结合,不太适合我们传统的包含偏好。所以,在传统上,它是用来作家畜饲料或者酿酒的。当然,从这个意义上说,因为粮食转化用了红薯,所以也就节约了人民的口粮,也是有意义的。”
冬子大致上理解了,必须是作为主食,才能够起到所谓革命性的作用。如果只是辅食,只是起个补充作用而已。
“当然,你也不要轻视红薯的意义,因为人类追求美好生活,需要动物脂肪与蛋白,离不开产量更高的红薯。因为,它的产量,甚至会达到土豆的三倍,极大的扩充了我们转化粮食的基础,让人民有肉吃,就不再是一个神话了。”
薯类食品,进入中国人餐桌,从原先的直接烧烤炖煮,发展到加工出各类产品,这有一个过程。在今天,冬子所熟悉的,最出名的,除了西方的土豆泥,就是我们国家,人们最热爱的粉条。尤其是南方,粉条的各类美食,已经成了人们早餐时最常见的主食了。
冬子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我觉得,在今天,为什么薯类食物,在南方更为丰富,是南方种植得更多吗?”
“南北方都多。你如果到了陕北,他们最喜欢的洋芋擦擦,你就明白,人们多爱它们了。当然,从南方来说,因为种植土豆的季节差异,显得更突出一些。”
冬子没在农村生活过,当然不知道哪种季节出现哪种作物。北方适合种植土豆的土地,几乎是所有土地。但是,一般平整的地方,用来种小麦这种高档货。而山地,或者缺水的地方,或者黄土高原,也可以种植。当然,种土豆时,也就是种小麦时,所以人们往往把注意力转移到小麦上了。
为什么说土豆比红薯神奇呢?因为这东西,在中国的南方与北方,都可以大面积种植。而红薯,对土地的水分含量有要求,太干旱的地方种不了,所以,它的主要产地,还是在南方丘陵地带。
南方是水稻主产区,水田种植水麦,也是在冬天播种,这点与北方一样。但是,南方多山,水田不多,更多的面积是山坡旱地。冬天,要种土豆,也成了主要劳动内容。山地多,土豆的产量绝对数就远远超过了水稻,所以,它的食物制作,在南方就更受到重视。
一个厨师,如果不了解食物的生产种植过程,那是不完整的。冬子今天,算是被上了一堂生动的课,了解到,深刻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及种植过程,是厨师的必修课。
“只有吃饱了的人,才有机会花心思在文化上。在古代,有精力学习的人,是不简单的,因为你不参加生产劳动创造食物,别人来供养你读书,那是一个多么奢侈的事情?所以,当食粮危机度过后,人们就开始创造艺术与科学,研究哲学与情
第(3/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