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一十九章 商业精神

第(4/5)节
的钱,一月后,他还给尤努斯105美分,尤努斯还得到了5的利息,这样,作为银行贷款人,尤努斯是划得来的。但作为那个工人,他是否划得来呢?”

    这样简单的算术题,只用心算,在座的马上就能够得出结果。纯赚的,有三周,这样工人就节余下来305美分。从此以后,他就再不需要借钱进货,进入劳动赚钱的正循环,按自己的劳动,每天收益25美分以上,比原来的收入不仅翻番,而且自己还有积累了。真正做到月月有余,进入了致富的正循环。

    “大家想想,对于贷款人尤努斯,他是否划得来呢?”

    当然是暴利。要知道,一个月的利息达到5,有点类似于高得贷了。但这事,既有利于穷人又有利于银行家,双赢的事,总是好生意。

    “所以,尤努斯就成立了一个小额贷款公司,叫格莱美银行,用来解决贫困人民本金不足的问题。大家知道,穷人贷款是有风险的,但巨大的利息差,可以弥补风险损失,他的银行赚了钱,社会贫困得到了缓解,他也获得了各种奖项。”

    通过商业化的银行贷款,比直接给人捐赠钱这办法,好像更有效果。这个结论,出乎大家的意料。

    “最后,我要讲到一个最重要的内因了:对金钱的使用。有专家在贫困地区调查发现一个现象:电视机比食物重要。在某些贫困地区,人们宁愿少吃一顿肉,节约几年钱下来,也要买个不生产产品的电视机来看,这是为什么呢?”

    大家都是理性的科学工作者,经济学的前提也是,每个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以取得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而这种现象,好像违背了这种原则。

    “与之相似的现象无处不在,比如他们好不容易有点余粮,不是拿来投资生产,而是换洒喝,或者有的搬运工,本来身体受的损耗就大,还坚持抽烟。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这是他们没有理智的头脑。还有人说,这是他们追求享乐。总之,就是他们笨。

    听到大家的议论,陆处长笑了笑,说到:“如果是你我,混到那个地步,估计也跟他差不多。这同样是实验证明了的。”

    大家一听,还有这实验,感觉不可思议。反正,在座的都很自信是一个理性的人,即使穷,也不会做这种不利于挣钱与健康的事。节约出本金,才是合适的选择。

    “香港有一个富翁叫田北辰的,还有美国有个富人叫芭芭拉的,都曾深入贫困人群中,与他们一起生活工作。他们愿想,凭自己聪明的思维与见识的格局,一定可以摆脱贫困,但实事,让他们彻底放弃了愿先的想法,他们都失败了。”

    这就很打击人了,这些聪明的富人们,应该具备致富的能力与见识,仅仅因为条件与环境的不同,就富不了吗?

    “有一点钱就喝酒吃肉,有一点钱就抽烟。更多一点钱,就买电视机或者一两件奢侈品,不肯拿出一点耐心来对未来投资,不肯挤出一点时间来寻找商机与努力方向,这就是老板们最开始,最不理解的地方。后来,他们找到原因了。因为,穷人的生活太乏味了,劳累一天下来,对精神生活的安慰,成了他们最大的需求。为了那短暂的快乐,顾不得思考不确定的未来了。”

    所以说,穷困最大的问题不是穷,而是困。把你困在那个生活的小圈子里无法出来,根本没有精力与欲望,去抗争。

    “田北辰问过一个贫穷的搬运工:你工资那么少,每天那么累,为什么下班后,一个人没菜,都要喝点酒。更不可理解的是,你为什么要抽烟,虽然烟便宜,但每天花的,也是不必要甚至是有害的钱?大家猜,那位搬运工是怎么回答的?”

    大家其实已经猜到了,
第(4/5)节
推荐书籍:东京情欲流【SD】喇叭公主我和妻子曾经的多个性伴侣[穿书]反派boss上位指南绿色也是一种保护色穿成反派的前妻后疯狂洗白小辅助,吉祥物[电竞]脂粉主表面君子炮灰美人他不干了[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