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进程加快
第(2/5)节
学,与那个酒店距离不远。自从回老家办婚礼之后,已经有好久没见过他了。小樊的二十几年,其实是把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弟弟身上的。弟弟也争气,考上了武汉一所好大学。
小樊跟小蒋一说,小蒋虽然觉得突然,也是很高兴的。他再一次明白了一个道理,两位老板对自己这位老婆,根本是当自己家人在对待,最需要信任的岗位给她,最大的好处也给她。想想今天的生活,如果今后随着公司的发展再上一个台阶,那该是个什么奢华?哎呀,不敢想不敢想。
为什么要这么急地派小樊出去呢?其实是因为,c姨的动作太快了。她在给冬子谈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当确定冬子不需要土地,只需要租用她的老公司大楼时,她就把自己土地的需求,所有材料都递上去了。
一切合理合法,再加上关系太过硬,所以,至今,已经基本搞定了红线图蓝线图了。也就是说,到了今年元旦前,她需要的土地,肯定能够动工。元旦前动工打基础,春节后开始主体工程建设,以c姨的能力及构想,整个主体加上装修工程,用半年时间,足够了。
因为,她要推进一个样板,就是在修主体工程时,用一种最快的预制构件框架,搭在钢架梁上的方式,搞组合式施工工。最后,她也要进行组合模块式装修,这都是新技术。也许在武汉,它算不上什么。但对于整个容城来说,这可是建筑上的革命性进步。冬子听到c姨的设想后,明白了,今后c姨的业务范围,可能不仅限于装修设计与施工,恐怕建筑设计与施工,她也要搞。要不然,一个装修建材公司,需要五十亩地吗?
冬子觉得,自己的思维方式与生意模式,如果要与c姨这种人作同业竞争,肯定是要失败的。她有两大优势,一般人根本比不了。第一大优势是行政资源丰富,也就是了解政策,跟官员关系好。这个优势,冬子没有,但许多其它做生意的人,也是有高手的。毕竟,中国几千年来,坐商不如行商,行商不如官商。
但还有一个特点,是其他生意人无法比较的,那就是c姨的果断。这个果断里,有她判断的敏锐与准确,也有她性格的大胆与豪放,更重要的是,她对时间差的把握,有一种固执的激进。
对商机的判断有多么迅速,她行动的节奏就有多么紧凑。比如这条商业街的开发,从她跟冬子提议,在小简的婚礼上说的。到她真到容城来正式做生意,只有两三个月时间,快速开业,快速形成利润。当这边利润高峰期一过,她又迅速拉一帮子人员,到武汉的开发区,立即开拓新市场,以抢占那一个开发高潮。
而今,容城迎来第二个更大的开发高峰时,她又以巨大的投资进来了。并且,出手就是五十亩地,建筑装修都是新模式。冬子觉得奇怪的是,严格说来,c姨并不是建筑装修方面的专家,她迅速拉起的班子与生意,却并不草率,好像很专业的队伍,她都能够迅速组建。
这只能说明,她的背后,站着的,恐怕有更高明的角色。这个角色,不仅高明,而且有更大的资源调配能力。从队伍建设到专家团队到资金到位,这些在别人看来最难的事,对她,好像不费吹灰之力。
如果c姨进入建筑行列,对容城本地的建筑企业来说,将是降维打击。
当今社会,有这样一群企业家,比如重庆餐饮大佬刘总。他考察一个地方的市场,从提议到开店,往往只经历几个月的时间,就形成盈利能力。这种速度,往往是传统企业,难以想象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着他们走得这么快呢?而这种力量,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蔓延的,并且影响的地区与行业特点,究竟有什么规律呢?
冬子不是
第(2/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