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二分之一剧透 第37节

第(3/5)节
以压服旁人。”

    换做大族出身的赵去暑,别人就算不满,看在他家世的份上,也会留几分颜面,换做辛边,则绝不会有这种待遇。

    温晏然看对方一眼,不疾不徐道:“那就要黄卿多多费心。”

    黄许心头一跳,当即躬身称是——不能压服副手,自然是赵去暑的缺处,那不能让部中下属各安其份,岂不也是他这位工部尚书的缺处?

    流波渠的施工地点距离建平本来就不远,温晏然又因为之前皋宜襄青两郡的问题,在建平周围的驿站中都备了快马,几乎算得上朝令夕至,西雍宫这边早上才敲定了辛赵两人的职务变更问题,晚间流波渠那边就已经接到了消息。

    跟黄许想象中的愤懑不同,赵去暑对此其实并没有什么不满,反倒心怀感激——要是换作现代,赵去暑大约会成为一个纯粹的研究员,比起团队管理,更希望能将自身的精力集中在自己的项目上头。

    辛边则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她一向遇刚则刚,之所以经常与赵去暑争执,只是作为专业人员,不得不据理力争而已,并非真的对主官有什么怨愤,看到对方因为自己的缘故被调职,难免生出些惭意,在之后的处事当中,反而因此更加愿意尊重其他同僚的观点。

    两人易位之后,赵去暑大觉安逸,辛边也体会到了做主官的琐碎为难之处,其余官吏看见这两人争执后的结果,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建平的注目当中,又感到了黄许那边施加的压力,也纷纷乖巧了起来,不敢出头惹事。

    半个月后,一直牵挂工程进展的黄许听说辛边跟赵去暑上书建平,早早赶到部中候着,腹中已经预备了好几种给皇帝胡乱任命的挽尊方案,结果那两人的奏疏虽然是各自发出的,但中心思想都十分一致——感谢中枢的调任,让他们分别明白了以往工作当中的不足之处。

    比起争执,互相体谅更加符合当前的主流道德观,也更适合刷仕途声望,有关皇帝独断专行的腹诽只在黄许心中稍稍停留了一小会,就完全变作了对天子知人善任的钦佩。

    就在流波渠这边一切顺利的时候,北地的石料也陆续收齐,准备送往中枢。

    身为温鸿身边最为要紧的幕僚,张并山一向以见事全面而著称,他知道民间对中枢怀怨已久,此次除了运送石料去流波渠,还打算顺便让那些被征发的役者通过对比,来感受一下建平那边的严酷。

    他知道本次流波渠那边征发的人力主要来自于南部大族,在张并山看来,此类劳役,天然就该是黔首的职责,皇帝如此任性妄为,其目的多半是为了惩戒那些豪强大家,既然是惩戒,内部一定怨声载道,其间种种严苛处,绝对不可历数,那些运石料的人看了,自然会觉得还是明公待人宽宏。

    第57章

    按照大周律法,地方向中枢送东西时,走哪里走,怎么走,都有一定规范,虽然从上几代皇帝开始,许多律条都日渐废弛,但自温晏然登基以来,建州一带的风气就逐渐开始与往日有所不同。

    从北地运送石料的队伍需要先在阳崇县停留一下,接受水部官吏的检验,然后才能往施工地点上送。

    北地那边负责押运物资的人是张并山的同族侄女张唯修,她因为家里的关系,自十六岁起便在郡中为吏,如今虽然才二十七岁,已经有了十数载的出仕经验,算得上精明强干。

    张唯修一路行来,原本觉得当今的世道与厉帝时期相比没太大差别,等进入建州的范围后,却迅速察觉出了那种变化。

    以阳崇县为例,起码张唯修接触到的那些吏员们,行动都颇为干练,从上到下都显出一股法度严密的气象来,与往日那种敷衍了事的感觉迥乎
第(3/5)节
推荐书籍:重生者太密集?我带国家队下场恶贯满盈的大小姐(nph)倪天行风流记女主角的欲望生涯玩具囚入(合集)fate番外随笔小太妹(校园h,futa百合)强上总经理后翻车了(借精 1v1)我的家庭丝袜妈妈寄人篱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