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海往事-寄印传奇纯爱版】(下部)(1)
第(7/11)节
韩东毕业后的工作问题,我没问,或许也没必要问。尽管宛若做梦般,一旁的陆敏无疑是一脸幸福的。
关于韩东与表姐的事,七号早晨我问过母亲,她说你表姐现在能耐可大了,帮了剧团不少忙,平阳的演出都是她跑前跑后。我说我姨没说什么吧,母亲笑笑,说一人一个性格呗,你姨啥人你又不是第一天知道。我并没有提及梁致远,不知是觉得张凤棠的说法过于荒唐,还是什么其他原因。
三月的最后一个周六,也就是比赛结束后没几天,正在二号食堂吃午饭时,沈艳茹毫无征兆地来了一个电话(我不认为她留有我的手机号)。当头她问我在哪儿,我说学校啊,「那来一趟吧,」她说:「校宾馆,有事儿找你。」她这话说得波澜不惊,完全一副领导口吻,一时我以为出了什么事。陈瑶要跟过来,我摆摆手,让她等等,至少先看看咋回事再说。按白毛衣的指示,我找到了304,一个向阳的普通包厢,隐约有说话声传来,具体说些什么可就听不清了。忐忑地敲了敲门,白毛衣说请进,于是我就「请进」。阳光很亮,桌布很白,玻璃转盘上倒映着人脸,得有个两三秒我才在骤然爆发的笑声中意识到沈老师身侧的女人是母亲。她坐着没动,只是笑盈盈地撩了撩头发。沈艳茹还在笑,轻掩着嘴,脸垂下又仰起来,高耸的胸部搁桌面上轻轻发抖。另外两个女人也笑,声音不大,姑且理解为一种陪衬的笑吧。这种情况下不发愣简直天理难容,所以我就愣了下,紧跟着被一波没由来的羞涩击中,于是我冒了一头汗。
「快坐呀。」还是母亲先说话,她站起身来,抬抬手,又扬了扬下巴。母亲显然是为现代艺术课的老师而来,只是我不知道她为什么没有事先吭一声。
据沈艳茹介绍,在座的两位女士一个是高中音乐老师,一个学舞蹈,研究生尚末毕业。至于我,她用四川话介绍说:「搞摇滚哩!」这么说并没错,而且俏皮可爱,轻松幽默,我却有种说不出的尴尬,只好笑笑瞥了母亲一眼。我以为她会说些诸如「有这精力看本书多好」之类的话,但是没有,母亲笑着瞅瞅我,旋即低下头晃了晃手里的一次性纸杯。水汽使阳光显得不太真实,在桌面上露出一种泡胀的豆白色,玻璃转盘上搁着一袋烧饼,面香扑鼻,分外诱人。沈老师开始免费宣传「掏粪女孩」,她没谈比赛的事儿,也没有太夸张,但字字句句还是让我面红耳赤。好在这时手机响了。就我在走廊上跟陈瑶说话的功夫,菜陆续都上来了,包括我点的黄瓜拌耳片。倒不是我要点,而是沈艳茹非要让我点,她说:「不用替你妈妈省,今天啊我做东!」
其实母亲之前在网上发过招聘启事,平海论坛了、人力市场了、甚至教育局官网,来的人也不少,但看学校那样也就没了音。这完全在意料之中,毕竟高工资也难以抗衡末知风险。奶奶倒一反铁饭碗怎么怎么好的论调,说这些人不识货,「龙起势之前可都是虫」。当然,私下里她老没少给我说艺校哪能跟二中比,「你妈真是想一出是一出」。所以我也说不好眼下的招聘方式会效果如何。
我以为诸位女士会重点谈谈评剧学校,谈谈待遇了这些事,不想这个话题点到即止,餐桌上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比较平海和平阳的几个旅游景点了。莺声燕语中,母亲诚挚地邀请她们到平海来玩,说这话时,她音色明亮。
沈艳茹没要米饭,她喜欢拿烧饼夹着菜吃,此种别具一格的吃法在一个四星级饭店里着实算不上好吃,并招呼我也来一个——因为我愚蠢地谎称吃过饭了,也没要米饭。「彩票点对面的那个烧饼摊,」她一面大口咀嚼,一面拿纸巾点点嘴角:「就东市场那个,好吃,地道!」音乐老师话不多,练舞蹈的研究生却活泼得有点过头,她甚至跟
第(7/11)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