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第一纨绔 第68节
第(2/4)节
鉴于从前的相关经验,此次出行也是选择秘密为之,但不知为何走漏了风声,竟在城郊遭到埋伏。
戎狄士兵像是蛰伏在暗中蓄谋已久的贪婪野兽,伺机而动,出其不意,给了所有人一个致命打击。
--------------------
作者有话要说:
内个,我应该是前情提示早了,应该是明天打哈
后面三章应该都是打仗的剧情,没什么具体的感情戏了,不喜欢看的可以跳过哦
尽量不写太难,因为本人也没什么文化
实在不行,等我穿越回去扛着大刀实地打一回,熟悉熟悉战场
今天晚上穿,明天晚上穿回来
第八十四章
古往今来,两军开战,征讨者必讲究个出师有名,而像戎狄这般,贸然出兵,公然与大齐作对,分明就是出师无名,理应天下人共讨之。
但鉴于朝廷在战事上吃了不少的亏,而此次又难以估量戎狄强劲的兵力,彭拓将军在收到林校尉的来信后,当即请旨奏明圣上,以求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援。
赵珉是个没有主意,对于军政完全不通的傻瓜皇帝,从前还是皇子时,便以天资愚笨、放荡不羁而闻名朝野,不修品性,不钻研学业,连篇像样的文章都做不出来,更遑论处理家国大事,自打登基之后,凡经帝王之手的奏折文书,皆是由韩照协同三省一并处理。
他每日只顾着与宫女厮混,早把为君者的责任抛得一干二净。
故而边关急报传到龙案上时,赵珉慌了,他才继位不到一月,连龙椅都还没坐热,就要独自面对连他父皇都束手无策的劲敌——戎狄。
赵珉惶惶不安,忧惧得夜不能寐,料想此事关乎重大,火急火燎召集文武百官进宫商议如何应敌。
自打戎狄屡屡侵犯大齐以来,边境战事持续已有近百年,百年间动乱不止,大小战争难以数计,故凡有战起,朝廷无不呈现出两个极端,主战派和主和派。
主战派以武将为首,主张应战,强力攻敌,以便能彰显大齐国威,而主和派则以文臣为首,主张求和,反对杀戮,试图劝说赵珉以派出使臣的方式与戎狄和谈。
双方争执不下,后来不知怎么又出现了别的声音,有人以皇权刚定,政局不稳,再起战事或许会引发民生哀怨为借口,站在黎明苍生的立场劝说赵珉要多替百姓着想。
可草包如赵珉,一心只念皇权,容不得异族挑战自己的权威,当即便拟旨昭告天下,誓死与戎狄决战。
大业元年仲夏,因戎狄挑衅在先,不顾盟约再次举兵挥师南下,赵珉亲封神机营都尉薛子言为威武大将军,令其率二十万大军,统领朝廷军马,即刻北上迎敌。
与此同时,雍丘城也在着手准备应敌事宜,充足的粮草,足够的兵员,用于防守的物资,盾牌,弓箭,滚石,巨木,还有火把和油料,另外城中的大夫和所需的药材也全部被征用进营。
所有年轻力壮的男子皆被充入军中干苦力,余下的百姓只得拼命攒存食粮。
战事一触即发,城内的气氛肉眼可见得凝重起来。
西北战场以肃州为主力,而肃州的兵火又集中在以渭川、雍丘和北定三城为中心的关外地带。
因此戎狄想要攻城,势必会选择渭雍北三地之一,而经过日前城外遭受的那次埋伏可以推测,驻扎在雍丘附近的军队数量一定不少。
他们似乎有意选择了此处当作突破口,之所以现在按兵不动,也许是在享受围剿的乐趣,毕竟没有谁能够拒绝养肥了一只羔羊再毫不留情地一口吞噬下去的快感。
第(2/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