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不要让父母输在起跑线上[七零] 第65节

第(2/3)节
明柱在报纸上写了四个大字——择优录取。

    既然高考要择优录取,那他们矿务局推荐的标准也要往这方面靠一靠,不能简单按照原先的来了。

    他收起笔,叫苏坚进来。

    “你按照《招生工作意见》,拟一份矿务局推荐方案,明天下午给我。”

    苏坚一听时间,有点赶,但还是一口应下来了,“好的,局长,我明天下午把方案给你。”

    赵明柱点了下头,又说,“这个方案,必须区别于以前的推荐标准,重点突出四个字——择优录取,至于什么是优,你自己好好琢磨琢磨。”

    苏坚一愣,但马上回过神来了,“是的,局长。”

    回到办公室后,他在稿子上写了个连笔的“优”字。局长的意思很明白,要紧跟大形势,但矿务局这么多人,“优”的标准是什么呢?他把《意见》反反复复看了三遍,琢磨出一点东西来了。

    那就是文化知识。

    他上大学那会儿,班里同学文化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基础好,有的底子差,这就是推荐制度的弊端。

    既然局长说了,要突出“择优录取”四个字,苏坚决定直接实施名次制度,只有通过文化知识考核的人才能拿到推荐名额,当然了,如果政治条件考察不合格,那也是不行的。

    他的思路是:先文化知识考核,后政治条件考察,两者都通过才能拿到资格。

    三天之后,矿务局就贴了通知——《关于五四矿务局推荐参加大学招生名额的实施细则》,里面列了文化知识考核的标准和政治条件考察的要求。

    一些家庭背景一般的人看到这个消息后高兴不已,以前他们卡在政治条件上,现在好了,放宽要求,他们只要通过文化课程考试就可以了。

    而那些想凭家庭背景获得推荐资格的人失去了先天优势。

    加上《细则》里说——矿务局拟定拿出15个名额,最后推荐名额以考试成绩为准。这意思是说只有文化课程考试前十五名的人才能获得推荐资格。

    十五个名额,说实话并不少,要知道有些单位只有三四个名额。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矿务局的标准是真高。

    因此很多人对于这个推荐标准议论纷纷,尤其是那些政治条件优秀的同志,心里产生了不满。

    不过经过两三天之后,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少了,大家都投入到了复习中去。

    当然了,也有很多人看条件这么苛刻,直接选择了放弃。

    老宋家,宋勇和张玲两人明确表示了要专心在矿务局工作。

    一来他们早就忘了以前学的知识了,尤其是物理化学什么的,现在复习已经来不及了,二来他们舍不得现在的工作,尤其他们在矿务局干了这么多年,已经对工作有感情了,三来他们都有孩子了,而且孩子都上小学了,如果真考上了大学,那孩子怎么办。

    这样考虑下来,两人都不打算参加。

    二房权衡利弊之后,和大房一样,决定留在矿务局继续工作。

    潘莺前些天催宋志去夜校上学,是想让宋志拿个毕业证,工作上好晋升,并不打算让宋志考大学。

    她清楚宋志几斤几两,不是考大学的料子,更何况现在《细则》说了,文化课程前十五名才有机会。

    至于她自己,说实话,真有想过去考大学,但现实情况不允许,一方面是工作,另一方面是家庭。

    如果她考上大学了,她男人,还有她俩闺女怎么办?另外工作上她也走不开,因为女工委员会版面的事,她好不容易看见曙光了,说不定再加把劲儿,她就能跃上一个台阶了
第(2/3)节
推荐书籍:春花傳建筑恋爱史放开那个女巫-沉沦(同人)女警的堕落自述朱颜血·续·掌上明珠(父女1V1)《那时天气那时心境》编推肉文女配的自我修养本能痴迷徐太太她来自山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