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发病篇
第(2/3)节
是不狠的、他儿子的皇位是没指望的…如到了重华宫,站在太上皇面前,他会被剥夺到一无所有!
这时,还没人能确定赵惇得了什么病、病到了什么程度!谁都认为他只是惊吓过度、神情恍惚,只需静静休养一段时间,就会正常过来?
李凤娘如是想,太上皇赵眘也一样,所以都把他当正常人对待…而整个帝国更是不敢去怀疑皇帝陛下的神经是不是出了问题!
12月11日,金章宗下诏废除契丹字。
本月,赵惇终于断药了,可身体依旧极度虚弱,连每年只有三次的大朝会都没法升殿主持:分别是新年、五月初一、冬至。这是国家重典大礼之日。一般来说,皇帝只要有口气,就得出面…
可宋光宗病骨支离,连迈步登楼都做不到,哪能全副皇帝装出席、主持大典?
于是绍熙3年(1192)正月初一,大典只好取消。
但几天后的9日,法定的每月四次觐见太上皇的日子到了。赵惇顽强地挺了起来,抱病前往重华宫…那一天,临安城里大雪纷飞,赵惇的车驾在大雪中艰难前行,从大内向重华宫进发。全临安城的百姓们都震惊于皇帝的孝道,集体认为这一届皇帝的孝顺前古未有!
太上皇赵眘既心疼又感动,就劝儿子不要在风雪严寒中当天返回大内,就在重华宫住几天吧,以免病情反复。赵惇却表示得回去,他会每隔七天就来一次,与父亲相见之日还有很多。赵眘无奈,只好叮嘱病好前,不必再依例过宫问安了…
谁都知道这是人之常情,父亲心疼儿子的一句随口话。会当真吗?会!至少在儿子病好之前。不会吗?这怎也不会是父子长年不见的凭据吧?
事情偏偏直转而下!从这次感动天地、感动人民的风雪探爹行后,近一年的时间,赵眘在重华宫里望眼欲穿,没见过儿子一面!其间包括了他生日那天,他的孝顺儿子都没来向他祝寿…
这是有宋以来从所未有的丑闻!让南宋国内每一个人都不齿于赵惇的忤逆不孝!孝是汉民族精神内核最重要的一个节点,无论谁与之相背。都会被人所唾弃,哪怕他是皇帝!
皇帝呢?他却振振有辞!这一年里每次应过宫探望的日子到了,他都会抬出太上皇说的那句话。他的病没好,不能也不敢违背父命擅自探望…这样的借口反复使用。终于过期,臣民们都不信了,心理也从最初时的感动变成了厌恶!
皇帝不在乎,他始终缩在皇宫深处不露面,面对质疑和鄙视,他的应对之道是把理由升级。那句话有效期过了?那就扔掉好了!下半年他每次应去而不去时,都对外宣称是得到了重华宫的命令,是太上皇命他不必过宫问安…这是即时性命令。是每次他都准备好了之后,才由重华宫临时传出的!所以不是他不孝顺,不去看望老爹,而是老爹没兴致,不想见儿子…
看似拙劣的谎言,偏偏无数次之后也没被拆穿。理由无他,仍还是那个无解的症结——面子!赵眘太好面子了,他怎能主动站出去向全天下拆穿自己儿子不孝的真实面目?
那样,不仅是他儿子的耻辱,更是他的失败!养不教父之过。他这样一生追求伟光正高大全的形象,怎会教养出这样一混账忤逆、不知所谓的儿子?那会让女真人都笑话的!
于是只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默默承受住这种始料不及。更无法理解的混蛋现实,用无声来替儿子圆谎,把这事遮住了…
可外界仍渐渐传开了:他的儿子、南宋帝国第三任皇帝、宋光宗赵惇陛下的精神出了问题,似是成精神病了?
这只能怪赵惇的精神病症状较另类,属外露型的。如他像北宋真宗、仁宗、神宗某一阶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