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59节
第(2/3)节
气。
车里实在太挤了,她又是站着的,生怕被挤摔倒了,根本没工夫往外看。
这会儿下了车不用费神,一眼就看到最近处一个红字金字的大招牌:
明星超市。
店面正门两侧装的都是大片大片的落地玻璃窗,看着还挺不错,只是看着店铺不算很大。
当然,这是施向南拿十几年后她经常逛的那些几千平米的大超市来比较了。
施向南正在思索要不要进店里逛一圈,就看到明星超市旁边紧挨着的裁缝店名字了。
它跟超市相比装修、店面都要小上不少,招牌也没有超市那么显眼,所以施向南才会第一眼看见超市。
她是按照地址找来的,这家裁缝店就肯定是她表姑李瑞开的店没错了。
施向南想了想,走了过去。
裁缝店不大,外头横放着一大块木板,上头罩着好几块各种各样的布料。
店里头顶的竹竿上挂着的布料更多,几乎把竹竿压弯了。
施向南看了看,没见到人,她试着出声问道:“请问老板在吗?”
“谁呀?”
随着一声应答,一个围着围裙的女人走了出来。
虽然天气已经冷了,大家都穿上了厚衣服,但还是能看出走出来的这个长发女人身形很苗条。
她头上包着一块布头,食指上带着顶针。
施向南一问,正是她要找的表姑李瑞。
第74章
李瑞自己的手就很巧,制衣做鞋不在话下,她也喜欢做这些,一天不摸剪子绣花针心里就觉得少了什么。
手指上常年都带着顶针。
后来也是因为这姑娘时就很拿手的本事在他们那一片很出名,认识了她现在的老公曲凌峰。
曲家从民国时期就是开裁缝铺的,制衣本领非常出名,据说还曾给什么大官儿的独子做过婚服。
后来上头打击投机倒把,不允许任何私人做买卖了。
曲家就关了店,只给自己家做衣裳。
有人慕名找上门来,他们也只接受以物易物,说好了是帮忙,绝不肯拿钱落人口实。
改革开放后,很多人都被前些年的动静吓成了惊弓之鸟,一时只是观望形势,不敢有所动作。
只有曲家,一收到消息就把自己家裁缝铺重新开张了。
曲家裁缝铺从七几年就开始开店一直到如今,做衣裳的本事实在高超,在九河市很是攒下了有头有脸的老客户。
曲家也是很有些积蓄。
所以这个裁缝铺才能开在最繁华的地方。
要说明星超市,倒不是曲家的裁缝铺看中超市的客流量大,把铺面选在超市旁边。
裁缝铺虽然店面不算很大,但已经开在这里很多年。
明星超市是后来才开在这里的。
李瑞已经接到爸妈的电话听说了县里有个表侄女要来找她做工作服的事情。
见到施向南并不惊讶。
他们家裁缝店名气比较大,李瑞嫁过来的这些年里曲家一直顺风顺水,没有出过什么急需用钱的大事。
家里也一点儿不缺钱。
前两年市里的国营服装厂实在亏不下去了,要转私人承包制。
曲家本就是在市里做衣服出了名的。
他们又在市里经营多年,人脉极广,就有人提前跟他家打了招呼,又说通人直接找了曲家,很顺利地把服装厂包给了曲家。
改革开放后全国各地经济形势一片大好,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九河市里的有钱人也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