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明末烟云】 第一章 摇摇欲坠

第(2/15)节
囊橐既富,则好慝可容。抚按之荐劾失真,要津之毁誉倒置。又如勋戚不知厌足,纵贪横了京畿。乡宦灭弃防维,肆侵凌于闾里。纳无赖为爪牙,受奸民之投献。不肖官吏,畏势而曲承。积恶衙蠹,生端而勾引。嗟此小民,谁能安枕!……”

    皇太极几次避开山海关绕道入关,几乎没有遇到什么真正的抵抗。所到之处无不是攻城拔寨、连战连胜,掳虐人畜数十万计。如此情况下,明朝的兵部尚书亲自领军也不敢抵抗,只敢尾随清军,你进我退,你退我回。

    朝廷腐败,天灾人祸,东北有大清虎视眈眈,四处有不断冒出的农民起义军,崇祯每天都活在担惊受怕、一惊一乍的日子里,身心疲惫。

    朝廷内部的长期腐败,群臣们如同一盘散沙一样,消极疲软的度着日子。

    从北京向南,南京向北,纵横数千里之间,白骨铺满地,人烟已断绝,行人稀少。

    数千里地内荡然一空,即使有城池的地方,也仅存四周围墙,一眼望去都是杂草丛生,听不见鸡鸣狗叫,看不见一个耕田种地之人。

    为了祭祀难民和阵亡将士和被杀的各位王公大臣,崇祯帝便在宫中大作佛事来祈求天下太平。朝堂上,君臣常常忍不住痛哭一片。

    崇祯帝勤政到为处理公文彻夜不眠。一次,他去慈宁宫拜见宫中最有威望的刘太妃时,竟然坐着睡着了,刘太妃命人拿来锦被给崇祯盖上。崇祯醒来后苦涩地说,为处理公文,召见群臣他很少能休息,已经两夜未眠,说罢与刘太妃相对落泪。

    崇祯帝越来越精疲力尽了,白天在文华殿批阅奏章,接见群臣商讨国事,晚上则在乾清宫聚精会神看奏章,遇到军情紧急时便连续几昼夜不能休息,忧心仲仲、心急如焚。

    崇祯帝不甘心呐,想要挽救自知难以挽救的大明朝,然而性格和能力上的欠缺和不足。尽管多么地勤政也收效甚微。接受的本就是一个烂摊子,什么芝麻绿豆的小事情都来烦他。崇祯又心性多疑,枉杀诸如袁崇焕等国之栋梁。

    崇祯帝在和谈与战之间左右举棋不定,下不定主意,内心想要议和,却又怕丢了面子。议和在崇祯看来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但对于缓解明朝军事压力争取喘息时间却是大大有利的。但崇祯的眼光并没有那么远见,也许是太年轻了吧。

    内阁辅臣连连更换,崇祯喜欢逃避责任,死要面子。一旦出了什么事,一股脑把责任推卸给大臣。于是边事持续糜烂下去,没有什么大臣愿意为他全力的工作了。崇祯个人的心思和大臣们的心思互相倾轧在一起,宝贵的时间终于在各种推诿和拖延中一点一滴的消逝。

    崇祯十一年(1638年)九月,清军两路南下,北京戒严。两面受敌的明朝不得不从西线把主帅洪承畴调来,与孙传庭率军入卫。是年秋,皇太极领兵攻占义州,以此为基地,展开对锦州的围攻战。崇祯帝也极力加强对山海关和锦州的防守。

    崇祯十二年初,洪承畴调任蓟辽总督,领陕西兵东来,与山海关马科、宁远吴三桂两镇合兵。锦州有松山、杏山、塔山三城,相为犄角。

    崇祯十三年冬,清军攻锦州及宁远,洪承畴派兵出援,败于塔山、杏山。

    崇祯十四年春,为挽救辽东危局,明廷遣洪承畴率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等所谓八总兵兵马,领精锐十三万、马四万来援,集结宁远,与清兵会战。

    三月,皇太极发大兵采取长期围困锦州的方针,势在必克。洪承畴主张徐徐逼近锦州,步步立营,且战且守,勿轻浪战。但兵部尚书陈新甲
第(2/15)节
推荐书籍:瑰色浮图(高干)自由淫哥哥,乖!勾引渣男病美人竹马只给我抱师生结系列-你的脚人体摄影师诱引性福人生h变成人后她被逐渐带坏(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