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此多娇IF】(第五章:抽丝剥茧)
第(4/10)节
子和满仓儿有私情,
而且和丁哲有矛盾,故意公报私仇。袁璘乃是病死,杨鹏故意诬陷丁哲。应当革
去东厂,戮杨鹏叔侄及满仓儿于市。丁哲、王爵、孔琦、陈玉各进一阶以酬被诬
受辱之苦。如此才能「天意可回,太平可致」。
前段时间看完这篇抗疏后陈靖也是感慨徐珪的运气,从「臣愿陛下革去东厂」
这句开始,徐珪所上抗疏后半段明显就是在教孝宗陛下如何做事,甚至末尾还以
死相逼,说只要陛下能按照臣的建议行事我就死而无憾了。亏他上疏的对象是以
仁厚闻名的明孝宗,如此狂妄悖逆,孝宗皇帝也只是让徐珪交纳钱物以减免徒刑,
然后发原籍为民,要是在太祖与太宗两朝,甭说他本人,连带三族早就死得不能
再死了。至于其他的涉案官僚:左都御史闵圭、右副都御史杨谧罚俸三月。大理
寺卿王轼、左少卿王嵩、左右寺丞王鉴之、何钧罚俸一月。
端起占有朱砂墨的小狼毫,陈靖根据脑海中信息,就在将满仓儿案这四个字
围起来的红圈上画了几道放射线,之后换上黑墨毛笔,在射线的另一端纷纷写上
了与这桩案子有关联的重要人士名字,什么刑部郎中丁哲、什么刑部主事孔琦啦,
什么监察御史陈玉呀。
接下来陈靖就开始在这些名字的后面添加相应的人物信息了,这一次他恢复
了前世从左向右的书写习惯。
首先是第一个审理此案件的丁哲,此君乃浙江嵊县人,乃成化二十年(1484
年)甲辰科进士,在此次科举的203名同进士中排名194,相当的靠后,还好国朝
的传统是殿试不落。中了进士后丁哲最初的职务是刑部广西司的主事,后来升到
了刑部郎中、苏州府同知,根据尹则自序中的记载,他于正德五年(1510年)在
苏州府同知位上致仕,同知为知府的副职,正五品,因事而设,每府设一二人,
之后他就告老还乡,回到了浙江嵊县的老家。
信息这种东西,只要有心就能收集到很多,明朝每次科举之后都会刊发登科
录,里面就有进士们的姓名、籍贯、役籍、身份、治经、字、排行、年龄和生日、
三代、母氏、三代存殁状况、兄弟、妻氏、乡会试名次等信息,有些信息的用字
还非常偏晦,就难三代存殁状况来说,进士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都在时就叫重庆
下,只有父母就是具庆下,''''严侍下''''指父存母故,''''慈侍下''''指母存父故,正是对
应了古人用家严称呼父亲与用家慈称呼母亲,''''永感下''''指父母双亡,意为永远感
念父母。
史实线上的丁哲非常能活,93岁才去世,可惜他遇到了陈靖这个时空骇客,
平静的晚年生活就此破裂,徐珪那出身隐湖的一妻一妾在陈靖的胁迫下用此君的
首级纳了投名状,只能在恶堕这条道一黑到底了。
(浙江嵊县的县志有丁哲的纪录,绝对真实可靠)
孔琦,乃弘治六年(1493年)
第(4/1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