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中国强梦】
第(3/6)节
只是「同一个」火车头在不同的轨道上持续「跳轨」行驶着。
至于跃迁轨道时所放出来的光,科学家认为是由电子在高能量轨道跳到低能量轨道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转化而成的光。
徐承恩认为,如此只是用了三次元时空的观念来解读这现象,或许眼光狭窄了。如果用不同的角度来詮释这个现象,可能推出来的假设就不一样了。
藉由理论和数学的推测,以及高科技的观察,每个原子都有不同数量的电子,每个电子都有它自己的轨道,如果我们假设电子们也始终都是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着,并没有「跳轨」。只不过,因为物质会留存久远,所以每一个原子会持续经歷很长的时空。但生存在三次元的人类在每个时空点上,却只能观察到当时在某条轨道上运行的那个电子。进到下个时空点,刚才那个电子我们就观察不到了,我们又只能观察到另一个轨道上在运行的另一个电子,依次类推。
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我们生存在长、宽、高构成的三维空间中,虽然我们知道另外还有一个维度叫「时间」。但我们人类能看得到的只是当下时空发生的事情,没办法看得到之前、之后,甚至于所有时空发生的事情。
而电子或许可以来回穿越在高高低低的次元中,可是电子在三维空间的三次元中会受到时间的限制,在每一个时空点上,观察原子周围的电子时,就只能看到单一电子瞬间的样态,而看不到其他的电子,这也就成了「跃迁」现象。
但是如果把时间加入成四次元结构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在四次元中所有时空的事情全部都已经发生,只要你想,就可以任意进出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某个时空点。而在四次元中观察到的原子,则是被它全部的电子围绕着,而且不停地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着。
(图二)
所以,一个原子上的每个电子应该都在自己的轨道上持续运行的,只是不停地穿越在不同的时空次元之中。而且,每衝过一个时空次元,就会带出些微的能量,其中有些能量以光能显示出来,有些能量却补充了电子持续运作的动能。
徐承恩猜测,电子能穿越不同时空次元的这些现象,其实是帮助灵魂穿越时空建立了环境,打通了虫洞。
另外,还有一个支持徐承恩相信良渚古玉打开了「虫洞」的因素,是量子理论中非常迷人,也很特别的「量子纠缠」理论。
「量子纠缠」理论原先是根据量子理论方程式推导出来的。但是,已经由科学界运用相隔很远的海岛,证明了「量子纠缠」确实存在。
「量子纠缠」简单的说,是两个像光子、电子、分子这么小的微观粒子,把距离拉得极近,经过短暂时间的耦合,即能產生纠缠现象,两个粒子性质、运作也就变得完全相关连,就像两个同卵双胞胎一样。然后单独扰动其中一个粒子,这粒子如果產生了变动,另一个粒子也会同时產生完全相应的变动。如果把已经具有纠缠现象的两个粒子分开,不论空间距离多远,它们仍然保持着纠缠现象,紧密连系着。
最特别的是,两个粒子间的纠缠现象是同时发生的,就算两个粒子间的距离非常非常远,像是用光速来计量那般的远,如果一个粒子变动,另一个粒子仍然同时也跟着变动,完全不受空间的限制。
至于发生纠缠现象的粒子,究竟是靠甚么来互相联系的?有比光更快一万倍以上的介质吗?科学家还没有答案,只能说这是宇宙运行的规则,是目前无法解释的定律。
但是纠缠现象这样的特性,让人不得不想像,当两个已经產生纠缠现象的粒子之间的空间拉开很大,比方像太阳系两端那么大,就会出现时间的问题了
第(3/6)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