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
第(2/3)节
天和汴梁,或者还有别的稳妥之处?”
他爹现如今的想法是立应天作南京,汴梁作北京,两都共治。
话已至此,常乐也必要再藏着掩着,“最合适的乃元大都。”
也就是后世的首都北京。
史书记载,明成祖朱棣,也就是朱标的四弟,靖难之役后登基为帝,历经数年迁都北平。
朱棣迁都虽有其私心,因他封燕王时驻地北平,北平可以说是他的大本营,但北平却也是经过历史验证的都城,于军事,于政治皆是最佳之处。
朱标若有所思,元大都目前还不是朱家势力范围的土地,而他爹已是登基在即
看来应天势必是要作为临时都城南京,至于临濠、汴梁,他得尽快打消他爹的想法。
该解答的疑惑已解,常乐瞅眼陷入沉思的少年,道,“世子可否帮我个忙?”
朱标抬眸:“当然,你说。”
常乐:“我家舅舅蓝玉,您也熟识,他年二十,已到成婚之龄。”
朱标微讶,“乐儿的意思是?”
常乐:“因我之故,舅舅与文玉姐姐熟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愿能与之共结连理。”
史书记载,朱元璋登基后封朱文玉为福成公主,同时授其夫王克恭。
或许她没有出现的历史里,蓝玉和朱文玉并无相交,又或许是皇命难违
无论如何,她现在是常乐,自幼相伴的舅舅,唯她命是从的舅舅,他既已动心,文玉姐姐对他同样颇有好感,那她得助他们一臂之力。
这桩婚事,按理来说应当不难。
前提常乐还是朱元璋肯定的未来儿媳。
朱文玉的亲哥朱文正没有同史书里的那般遭受圈禁,是朱元璋信任的得力干将。
朱元璋想必是乐见其成的,他的好大儿朱标与侄子,极具军事天分的侄子通过姻亲关系更加深入的绑定。
但是为防万一,万一朱元璋对她已有所不满
常乐希望朱标看在她乖乖配合的态度,能助蓝玉和朱文玉二人能得偿所愿。
第13章
七月,朱标带着常乐自临濠返还应天。
应天码头旌旗飘扬,朱元璋双手背后,独立于众人之前。
这位开局一个碗的草莽英雄蜂腰猿臂,站在那儿便有气吞山河之势。
主船缓缓靠岸,朱标快步走过艞板,拎起袍脚扎扎实实跪于君父膝前,“爹,儿子不负所望,平安归来!”
朱元璋拉起他心爱的好大儿,上下打量后,心疼道,“标儿瘦了!”
常乐埋头跪于朱标身后半步,悄悄翻了个白眼,真正吃不好睡不好,暴瘦的那个人是她
马秀英仔细看过儿子,见他虽瘦了许多,精神头却是极佳,倒是未来儿媳颇有些萎靡不振。
她略弯腰扶起常乐,“累坏了吧?”
常乐哪敢当着朱元璋的面言累,那不是找死么。
马秀英也不再问,只叮嘱道,“你待会便跟你娘回府歇息。”
常乐蹲身行礼,“乐儿多谢夫人。”
朱标侧身朝未婚妻点了点头后,跟着他爹和他娘凳上回吴王府的马车。
朱元璋表达过思子之情后,问起正事,“标儿此行,可有所获?”
朱标点了点头,“爹,儿子想为国子学再添门课。”
朱元璋意外挑了挑眉,“什么?”
朱标撩起车帘往外,瘦骨嶙峋,衣衫破旧的百姓忙忙碌碌为生计奔波。
他道,“爹,儿子与文武百官享百姓供奉,当为百姓计。”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