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9节

第(3/4)节
北方城市遭遇了浩劫,社会动荡不安,迫使大批士族纷纷南迁以避难。

    就在中国北方备受战乱侵袭之际,西南蜀地却因物产丰富、地势险要、远离战火,仍是一片乐土,清政府很多官员选择迁往成都定居。

    而身为官府大厨的关正兴也正是这个时候,随一批八旗官员入川。来到成都之后,他发现这里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富庶,便打定主意要留在成都发展。

    当时关正兴已经35岁,年轻时曾走南闯北游历过很多地方,颇有眼界和胆识。

    在成都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极具商业眼光的关正兴发现,当时成都人设宴请客,不完全局限在家里。

    而是越来越多选择上专门的筵宴餐馆,从官府公宴到民间私宴,从定期的节令宴、雅集宴,到随意的野宴、游宴,筵宴之风盛极一时、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可纵观整个成都几乎没有一家像样的“包席馆”,只是在状元街有一家以大肉包子闻名的馆子兼做席点,但那一家档次较低,仅适合一般的官宦人家和普通百姓。

    当时有大批官员及家眷迁来成都,因而对高档“包席馆”的需求与日俱增。

    经过仔细地观察和分析,关正兴觉得做高档宴饮包席生意很有市场,何况他不仅厨艺精湛,在开发菜品方面极有悟性,而且多年以来在官场上积累了广泛的人脉关系,也认识不少南北名厨和本地名师,如果能集众人之力,开一家高档雅致、菜肴可口的“包席馆”,不愁没生意。

    打定主意后,关正兴毅然辞去了官府大厨之职。1861年,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开了一家南北兼容、古风新派、品味高雅、菜肴精美的“包席馆”,并取名为正兴园。”

    “关师傅他是满族人,主要擅长的是宫廷菜,那他是怎么做出独树一帜的川菜的呢?”

    这是楚云风非常疑惑的地方,非常好奇一个宫廷厨师是怎么开创了近代的川菜体系。

    侯会长打开自己带着的杯子,喝了口水继续说道:“那是因为当时清朝对于省府大官,有“避籍”的规定。

    即:不能在本省任职,必须派到外省就任。这些达官贵人来川任职,都要带上家乡厨师,到正兴园宴客,有时也派家厨到正兴园做菜,这就给正兴园与南北名厨交流的机会。

    关正兴将川菜、苏菜、京菜的精华融为一炉,创制出更多的名菜,最终打造出一个系统性的地方菜系—川菜,所有才会有这样的传奇。”

    “原来是这样,那后来关师傅的弟子们开创的荣乐园呢?为什么只有他们将川菜发扬光大了呢?”

    楚云风现在就像是个好奇宝宝一样,逮着什么就问什么。

    “这个我来说吧,我比较清楚一点。”熊会长主动请缨,自己可是饭店协会的副会长,对于荣乐园的了解可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我先说说蓝光鉴这个人吧,他13岁踏入川菜行业,因其超高做菜天赋,颇受关正兴青睐与扶持,甚至将满汉全席做法尽数相授。

    资质上乘的厨师,一般5年出师;而蓝光鉴在16岁的时候,就上灶连做三桌满汉全席,轰动整个成都。

    同时,蓝光鉴对川菜的热忱不下于关正兴。据统计,蓝光鉴一生研发的川菜有300多道,可以说,他一生的精力全都耗在了川菜研发上。

    如果说关正兴是个做产品的高手,那么蓝光鉴则是运营的高手,他们的关系,就如同苹果的沃兹之于乔布斯。

    关正兴是个官员,生活上、物质上都十分充盈,而“正兴园”所接待的客人,也同属“往来无白丁”的官员。

    他定义了“川菜”这一伟大的名
第(3/4)节
推荐书籍:如何睡到我的高冷爸爸文娱我做主脆骨(骨科)被催眠的青梅竹马,沦为村里人的肛穴便器手游乙女同人车合集妈妈与姨妈的故事媳妇我错了春日甜饼血色魔女天骄你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