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
第(3/5)节
地堆在藏经阁中。
裴望初在一个带锁的书匣里找到了一本十分陈旧的书札,书札上的线已被虫蠹咬断,变成一堆散乱的纸张,纸上的字迹也不甚清晰。他根据笔迹推断此书札乃是第一代天授真人的手笔,正是他带人修建了这座立于鹿鸣山之上的宫观。
裴望初心中有一个猜测,他将书札上的字迹与前朝皇室成员的字迹一一对比,发现这第一任天授真人的行笔习惯竟然与前朝皇太子的奏章遗本有八分相似。
皇太子刘端,那个自前朝覆灭后就消失在世人的视线里、据传已得道升仙的人,竟然就是一手建立起天授宫的天授真人。
第61章宫主
一百三十年前,周朝末年,内有宦官外戚,外有夷狄滋事,不久后,各地州牧纷纷自立,天下四散,开启了动荡不安的时代。
周朝最后一任帝王传位给皇太子刘端,但刘端并未登基继任,而是带着东宫的一众幕僚与追随他的百姓,消失在了世人的视野中。
世人都以为他乘船前往蓬莱仙山寻长生之道,实际上他穿过层层迷瘴,带人来到了魏蜀交界处的鹿鸣山,以追随他的百姓和军队为信徒,在此地建立起了这座“天授宫观”。
书札最后一页保存较为完整,刘端详细地写下了自己建立天授宫的初衷:
“人心一向似水,皇权自古如梦,广厦将倾,非起战事可扶,人心已散,非哀相告可聚。端虽不能挽大周于既亡,然今建起天授宫,以为布道传教,代代不息,则千百年后,世人必皆为我大周子民,此乃大周之存千秋而不衰之计。”
所以从来就没有神仙降世,一切只是刘端为了让大周永生的谎言。
世间的权力大都披着谎言的外衣,裴望初对此并不惊讶,令他惊讶的是之后历任宫主的行事态度,他们立道传教,渐渐再未提及大周,而是宣称“天授机宜,不可违逆”,天授宫本身成了一种神圣不可违拗的权力。
弄清天授宫的源起,裴望初去见了天授真人,这一任的天授宫宫主。
宫主到了该传衣钵的年纪,曾经宗陵天师和裴望初都是可供考虑的人选,宗陵天师的资历更老,但裴望初的根骨更好,直到宗陵天师的尸体被运回鹿鸣山,宫主才被迫拿定主意,也借此看清裴望初的叛逆之心远在他想象之外。
“一箭贯喉,此非卫家子所能达到的境界,宗陵他到底死于谁手,吾心中清楚,”宫主的塵尾在裴望初面前飘过,“你这张恭谨端方的皮囊下,罩着一颗狼子野心,吾也看得清楚。”
事已至此,裴望初没有再否认,跪于丹炉下方说道:“宗陵天师道心已为尘世所乱,弟子只是送他早登仙途。”
宫主缓缓冷笑道:“你是一个无父兄、无君臣的大逆不道之人,天授宫交到你的手里,或将发扬光大、或将从此陨落,都有可能。你与吾说实话,你曾叛出宫又回归,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丹房里白烟缭缭,飘流在青石板的地砖上。
“我想承继宫主的位置,站在受世人景仰的顶端,秉箓御天,掌万世不移之权——”
裴望初没有提在藏经阁中找到的书札,垂目望着青石板,恭声说道,“弟子想让天授宫成为世人唯一的信奉,成为超越皇权的存在,任世间朝代更迭,唯我天授宫万世不移。”
“唯天授宫万世不移……”宫主琢磨着裴望初的话,双目中现出奇异的光彩。
这正是他想要的,也是宗陵天师始终未悟透的。宗陵天师热衷于在尘世中钻营,与那些终将化作骷髅的王侯将相做权力交易,他着相了,但裴望初勘破了。
宫主的声音中现出一点激动,“那你
第(3/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