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49)
第(2/8)节
。”万人迷带着一阵香风,转入后厨。
“吱呀”一声,二楼房门打开,年轻和尚捧着餐具走了出来。
小达子忙迎了上去,接过餐盘,抱歉道:“小的刚才忙,没来得及收拾,害得大师受累了。”
“怎敢劳烦店家贵趾。”小和尚微笑道,眼神不经意的向下一瞥,正与军官凌厉的眼神相对,不动声色的垂下眼帘,转身就待回房。
“大师留步,与某一叙可好。”军官起身邀请道。
低诵一声佛号,小和尚回转身来,微笑道:“小僧当不得将军如此称呼。”
军官施施然走到小和尚身前,围着他负手转了一圈,仔细打量一番道:“大师不像本地人,不知法驾何故到此?”
“先师带小僧等云游四方,无奈坐化异乡,吾等师兄弟欲带先师遗骨回寺安葬,途径贵地。”小和尚恭敬回道。
“尊师荣登极乐朝拜我佛,也是命里缘法,大师无须萦怀,”军官开解道,随后话锋一转,“蓬莱境内有弥陀寺,建于唐代,香火鼎盛,大师何不到彼处挂单?”
“同行师兄偶染病恙,不宜前行,遂在此处落脚。”
军官点了点头,突然开口问道:“归途漫漫,不知大师在何处宝刹修行?”
“浙江阿育王寺。”小和尚有问必答。
“宁波府阿育王寺?”军官展颜,道:“可是巧了,某祖籍浙江金华,幼时回乡祭祖也曾到贵寺一游,有幸一睹佛骨舍利,不憾此生。”双手合十行礼,貌极虔诚。
“阿弥陀佛,不想小僧与居士尚有此佛缘,幸何如之。”小和尚躬身回礼。
军官紧盯着小和尚,笑道:“不知贵寺所存宋高宗皇帝御笔钦书”妙胜之御“的匾额保存如何?某幼时还临摹过几笔呢。”
“居士想必记得差了,”妙胜之御“乃宋孝宗皇帝御笔,高宗皇帝的御笔乃是”佛顶光明之塔“。”小和尚迎着军官灼灼目光,侃侃而谈。
军官微微一笑,“想是年头久了,某记不清了,让大师见笑……”
************
万人迷提着烧水铜壶从后厨走出,分别为两桌军汉斟茶。
老吴看着万人迷倒水时随着身子前倾而微微颤动的胸脯,猛咽了一口口水,一把握住玉手,“老板娘,陪哥几个喝几杯吧。”
轻轻挥手将禄山之爪从皓腕上推掉,万人迷轻笑一声,“小店没这规矩。”柳腰一扭,向另一桌走去。
看着粗布衣裙也遮不住的丰满肥臀,老吴嘿嘿一笑,顺手摸了过去……
“啊——”一声惨叫,连楼上的军官都惊动了,老吴那一掌没摸到香臀,却鬼使神差的按在了铜壶上,烫的他抱着手腕跳脚不已。
看着他豆腐没吃到却吃了瘪的熊样,两桌军汉一阵哄笑,老吴恼羞成怒拔出刀来,喝道:“臭娘们,你他娘……”
“啪”的一声脆响,一个耳光结实抽到了他的脸上,丁寿笑吟吟的立在他身前,“污秽不堪,请慎言。”
“慎你娘……”老吴破口大骂。
“啪”又是一声,老吴捂着脸错愕的看着丁寿,丁寿则是开心的很,二爷心眼小,报仇从不隔夜,刚才就想抽丫嘴贱的了。
其他军汉则不再笑了,都是生死兄弟,偶尔吃瘪可以取笑,一而再,再而三,那就是对他们的折辱了,一阵“呛啷”声,刀光闪闪,成环形将丁寿围在当中,吓得长今一声尖叫。
丁寿扫了一眼众军汉,暗暗皱眉,原以为是帮乌合之众,可刚才抽刀包围之势竟进退有据,配合默契,一派精兵之象,虽说收拾起来可能麻烦点,二爷倒是不
第(2/8)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