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90节

第(3/4)节
在设坛讲经,讲的却是佛经,布道者乃轻云寺的住持法睿大师。

    因为不收钱,讲的经义又通俗易懂,吸引了众多市井之人聚而听之。

    不止是这一处,近日建康城涌入了大量布道讲经的僧人,各大寺庙门前,香火鼎盛远超往日,仿佛有人专门要和开课的卫崔嵬作对一样。

    簪缨捻指沉思起来,立在她身后的沈阶神色静默,不去打扰。

    随小娘子一同出行的任娘子则负责给簪缨添茶。

    正这时候,旗亭的木梯传来一阵脚步声,檀顺快步上得楼来。簪缨闻声转头,“查出来了吗?”

    身着一套洒红色束腰劲装的少年点点头,抹了把汗走到簪缨近前,挤开沈阶的位置,低下襟怀,散出一片少年人鲜活的热息。

    “查清楚了,是太子在背后推波助澜,东宫詹事府暗中走动,支持大量僧众显露人前。”

    簪缨眉心微拧,“从未听说太子佞佛。”

    李景焕这人,对外物的依赖一向淡泊得很,既不信道也不信佛。他如今都躺在床上动不了了,还这么不消停,其中必有个缘故。

    任娘子沉吟着:“难不成那位和卫家作对作上瘾了?”

    簪缨想了想,摇头看向沈阶。

    沈阶神色一如既往地沉静,“且不论大司马如何,卫大家是陛下看重的人,太子不当在明面与陛下作对。依阶浅见,太子此举,在于造势。”

    经他一点播,簪缨明白了几分。

    她目光望着阙殆馆,放下纹纨扇低喃:“现如今南朝的国教为道教,皇上笃信甚深,而世家王氏更是世代信奉五斗米道,又与九莲峰的张天师关系匪浅。太子想要在朝野竖立自己的威信,最快的办法,莫过于以宗教的声音煽动民众。”

    佛教是外来的教义,衣冠南渡后,方在民间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传播。

    只因始

    终有道教压着一头,虽京师寺庙广立,佛学仍无法跻身成为南朝第一教。

    所以两教内部关于佛道之争的博弈一直存在。

    沈阶又道:“女郎可记得昨日的消息,御作局在苑北行宫外开建一座钟楼。”

    簪缨问:“有何深意?总不会是让信众过去敲钟,募钱建宫吧。”

    沈阶目光清亮,但笑不语。

    “难道还真是……”信口一说的簪缨被自己惊住。

    她转念一想,又觉这个设想确实合情合理。当初她想拿修建行宫的条件,和皇家交换废掉庾氏,打的主意便是接手行宫后,唐家不做那出钱的冤大头,而是募集各大皇商,暗示他们可以出钱命名行宫内的亭台匾额,借此分担费用,相信愿意往脸上贴这个金的有钱人大有人在。

    谁知宫里一直不曾松口。

    今日簪缨才恍然明白,原来李景焕有自己的筹谋:他想先推动佛经在百姓间的传播,让大量民众信佛,等待时机成熟,再找一位佛门高僧在钟楼坐镇,以祈福之类的名义开放敲钟权利。

    不用很多钱,哪怕一千钱敲一钟,平民百姓负担得起,以此来换一个心安何乐不为。

    且不说皇家沦落到靠百姓募钱,丢不丢人寒不寒酸,仅以结果论,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既可对抗王氏,又能顺利建完行宫。”沈阶道,“太子是想一箭双雕。”

    簪缨心中却想,不,还有第三雕。

    李景焕知道皇帝将薨于两年后,他无法劝李豫戒服道家的丹药,他想救他父皇,便要利用这次机会釜底抽薪,以佛教压服道教,从根本改变李豫的观念。

    试想,如果李豫对佛学产生的兴趣超过了道教,那么便
第(3/4)节
推荐书籍:重生后我开始疯狂囤货屌丝的野望离离原上草兄妹[gb]班群炸了:把奶子和嫩穴拍给我再睡小区内的老头乐我的幻想特一:露出直播任务医妃倾城:腹黑殿下请温柔清穿之德妃的宫斗路重生回到离婚前一天[天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