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
第(4/7)节
帝后无法,便命人牢牢看着,借口有太妃得了重病,宫外的命妇们进宫请安时,不让她们去德寿宫,免得传出风言风语罢了。然而太子娶太子妃,却怎么也得来给皇祖母请安敬茶的。偏太后知道了帝后不让命妇来给她请安后,便一心觉得自己是被软禁了,甚至疑心皇后早就看自己不顺眼,想趁机弄死自己,每日便在德寿宫里叫着皇后的名字骂她,太妃们敢怒不敢言,又不敢去找皇后告状,又怕皇后听见了,自己也没有好果子吃。却不料皇后早就知道了,只说了句“太后年事已高,我做小辈的,不听就是了”。连服侍了太后几十年的蔡嬷嬷都被狠狠发落了,再没人敢去劝她一句。刘遇一向得太后宠爱,却也连连吃闭门羹,如今不得不劝妻子一句,怕她被吓着。
太后果然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也不接刘遇与黛玉的茶,反而笑着问:“咱们太子殿下终于记得来看哀家这个老糊涂了。哀家还当你一心伺候皇后,忘了德寿宫的路往哪儿走了呢。”
这话说得可就不讲道理了,刘遇别的不说,孝道是真的做得好,太上皇还在的时候他就雷打不动地来请安,太上皇驾崩后,他也从没漏过,太后当年爱看《玉山亭》,也是他从宫里带进来,印社还没开印呢,他就能弄到手稿,给太后送过来让她先睹为快。甚至太后病了,他也是天天来的,只是太后自己不肯见他,把他拦外头罢了。如今说他不孝,却是倒打一耙了。
蔡嬷嬷虽然前几天刚被发落过,一把年纪了还被当着人
的面劈头盖脸地挨了一顿骂,但眼看着太子和太子妃的手颤颤巍巍的都要端不住茶盏了,也不得不劝了声:“娘娘要骂孙子,也看在孙媳妇的面上,先喝了茶罢。”
太后冷哼一声,接过茶来,又看了一眼黛玉,道:“愁眉苦脸的,看着就叫人不高兴,怎么选了这么个太子妃,是嫌后宫里苦脸不够多,再找了一个吗?以后大家索性对着哭得了。”
黛玉倒吸了一口凉气,被皇太后厌弃,她本该心凉上半截的,可不知是刘遇先给她提过醒,还是太后说的这话实在有点好笑,她竟是心平气和的,低着头不说话。
刘遇倒是笑着开口:“闲着没事做哭什么呀,宫里又没沙子,又没风眯着眼睛,我又不欺负她。”还问,“皇祖母看《玉山亭》的续作没有?”
林徹都忙得看闲书的功夫都没有了,还有空写什么续作?黛玉微微睁大了眼睛,就听见太后道:“虎头蛇尾的,出了续作哀家也不看。也就是不知道玄机客是谁了,要是知道了,哀家肯定不饶他。”
黛玉吓了一跳,却又听太后问道:“续作是写什么的?”她先是一愣,而后不自觉地笑了起来。
怪不得都说太子殿下最讨老圣人和太后的欢心,确实会投其所好。
那厢刘遇胡诌了一段,还说得头头是道的,好像真有那本书似的。皇太后虽是嘴上说着不感兴趣,却也还是听到了最后,点点头道:“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你要是能弄来,哀家也就随便看看。”
刘遇一口答应,又有太监来报,该去坤宁宫了。
太后不悦地挥了挥手道:“去吧。”
刘遇笑道:“那明儿个孙子带那本书来给皇祖母读。”便领着黛玉出了德寿宫。
别人不知,黛玉却是知道玄机客根本没写什么续作的,不觉好奇,只是拜见帝后要紧,周围又有那么些宫人围着,她也不敢去问。
先帝丧事期间,她就来坤宁宫抄过经书,皇后还是那副不冷不热的模样,但看在太子的面子上,对她也不可谓不客气了,叫她起来一起用早膳。皇上却比她想象得还要再和气许多,甚至细细地打量了她一会儿,对皇后道:“我倒是不觉得像林妃
第(4/7)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