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节
第(6/10)节
氏习惯性地说了句,又反应过来如今身份不同了,好在宫里的人也只是笑着,并没有责备她的意思,她又说了些闲话,眼看着到了时辰,也不待女官来催,便自觉地要告辞。
黛玉虽想留她,但宫规如此,她也不能做这个特例,让皇后难做,只能依依不舍地站起来,拉着宋氏的手要送她出去,宋氏忙请她留步。二人正在道别之时,太监来报,太子回来了。
宋氏忙给刘遇行礼,刘遇一路赶过来,脸上还有些热气腾腾的汗意,他摘下狐狸毛围脖,递到黛玉手里,笑吟吟地道:“我去给母后请安的时候,母后说舅母来宫里了,叫我早些回来,留舅母吃顿饭。我怕赶不上,还催了一下他们,幸好赶上了。”又叫身边的太监,“去摆桌子罢。”
黛玉欣喜若狂,直道:“一会儿用完了饭,我陪婶娘一起去谢皇后娘娘的恩。”
第214章
“你怎么不谢我?”刘遇与她玩笑。
宋氏看着他们小夫妻说笑,心里百感交集。平心而论,皇后对太子算得上优待,话里话外到处都是偏袒之意。不论她是出于本心还是利益,在这个后宫里,她是摆出了“太子与其他皇子不同”的态度来的。刘遇对皇后也称得上尊敬,但这对整个王朝最尊敬的嫡母庶子,却还是各有各的心思的。当年林妃去得早,刘遇小小年纪,体会到了人情冷暖,心里本就隔着一层,他也从不对人说自己对各宫娘娘真实的看法,别人更不敢猜了。幸好皇后这个人,也不是什么热络的要与庶子交付真心、情同亲生母子的人,兴许刘遇这种和她带点疏离、互相利用的态度反而让她更自在。
席上自然比在林家的酒席更拘谨些,刘遇提起林徹到了平州后,凳子还没坐热就开始改革的事儿,宋氏忧心道:“只知宗族长老而不知太守这种事,也确实不好管,有的地方,就是老祖宗的规矩比律法大,你想破陈规陋习,那连受害者都要骂你。阿徹年轻,还有股拼劲,只盼着别在平州被磨平了就好。”
刘遇笑道:“我确实想见识见识二表哥的手段。”其实这种情况也不只是平州才有,只是平州格外严重些,倘若林徹真有本事改善平州的风气,那造福的也不只是平州一方百姓。只是平州民风强悍,那么多人都折在了这儿,最后要么老老实实地充作地方豪绅的傀儡,要么闷头装傻,干到任期满就一走了之,这次派林徹去,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想着这个人一向乖张,素来行事不怎么走寻常路数,又有太子撑腰,兴许他放手一搏,还真能见到些成效,也好威慑其他地方。
其实有些话,并不好跟女眷们讲,林徹出发前,上书皇帝,称是前几年没有起色,除了当地民风外,还有一点便是平州当地的兵改实行得不够彻底,如今的守备与当地豪绅们皆是姻亲,刺史不能干涉军事,军官们却能施压刺史,实在是不合理。因而他人还没到平州,兵部特使已然到了,持虎符而来,从涿州调了名将谷子柏来任平州守备,幸好当年为了从太上皇手里夺回皇权,皇帝实行了兵改,平州驻军本就是外地调派的,换帅并未受阻。等林徹带着御赐金锏走马上任时,平州几大家族的族长便相约去驿站迎他,整个年节,家家都请他吃过席,各怀心事,小心试探。在刘遇看来,林徹已经比旁人起点高了,要是做不出什么成绩来,可真是有些丢人了。
“对了,马兖定了蔡相的孙女,你们听说了吗?”他想起今天在坤宁宫听到的消息,不由地感叹了一句,“蔡姑娘比他小了十岁有吧?他要是成亲成得早,生个女儿都不会比蔡姑娘小多少的。蔡相怎么舍得?”
宋氏可不敢说自己当初给黛玉择亲的时候也考虑过马兖,是林徹告诉她长平公主的事儿她才丢掉那心思的,笑道:“
第(6/1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