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节
第(2/3)节
因着这些上疏,李太后直接称病,天子见此极为担忧,日日去李太后宫中认错,李太后却不肯见他。
天子一气之下,便将上疏的官员能踢的都踢走了。
京中一时之间出现了许多空缺,倒令吏部十分忙乱。
然而官员们的上疏却未就此停止。
官员们本就觉得李太后管得太多,她插手天子日讲倒也罢了,毕竟为母者总要为子计,可《育言报》这一出却着实得罪了一众文官。
沈和何至如此猖狂?不正是倚仗着太后之势吗?
连翰林都敢动手,下一回是不是就得对阁臣、对首辅动手了?
何况沈和犯的不是别的罪,而是矫旨之罪,难道天子之母便能矫天子之旨吗?
圣旨代表着什么?代表着皇权。
假冒圣旨是其一,令天子担上污名是其二。
此事本就是太后之错,可太后犯错,却要天子长跪不起去认错,她究竟将大明朝的天子当成了什么?
官员们侍奉的是天子,而非太后。
他们寒窗苦读数十载,才得以见到天子真容,才能够随侍天子左右,他们不是为了挨东厂番子揍才去考进士的。
天子越是认错,官员们上疏弹劾便越多,李太后便越是生气。
这几乎是个死循环了。
三方之中,必须有一方先退让。
天子是不可能退的,官员们也不会允许。
因而,能退的只有李太后。
自天子登基以来,李太后从未被人这般压迫过,然而文官们却非要她先低头。
李太后足足病了半月,这半月中,弹劾的帖子如同雪花一般,武清伯李伟原先行事高调,到了此时也不由默默缩住。
文官们还是内斗好,若联合起来弹劾勋戚,真没人能扛住。
第240章不必生怨
“陛下这是嫌我碍事了。”想及此处,李太后不由悲从中来,“因而才纵着那《育言报》,纵着那群文官。”
她说话时,慈宁宫内静寂无声,无人敢回应一句。
“陛下还在外跪着吗?”李太后问。
“禀太后,陛下仍是跪着。”宫人应了一句。
“他是该跪,否则该如何显出他委屈?”
天子越是在慈宁宫前跪着,越是显得李太后挟持了天子,那《育言报》所遭祸事、文官的上疏……皆是冲着李太后而来。
李太后心中明白,天子也……心知肚明。
这几日与其说是天子向李太后认错,不如说是天子借着文官之势摆脱李太后的钳制。
“太后,陛下一贯纯善,只是抵不住有那黑心之人鼓动。”宫人劝解道,“待日后,陛下必然会懂太后您的一片苦心的。”
李太后沉默了半晌,方才道:“张太岳口口声声说要替本宫辅佐天子,可你瞧瞧,他的门生和本宫对上,他却要那群文官将本宫踩到泥里去。”
宫人忧心太后气坏了身子,连忙劝道:“太后,您还有潞王,总要为王爷考虑考虑,若是……”
李太后点点头,道:“是啊,总不能因我之故破坏他们兄弟间的情谊。”
帝王家兄弟阋墙者不知凡几,眼下潞王还小,李太后对他偏爱,天子对这个弟弟也极是宠爱,但日后如何就未知了。
若是天子亲政,她再多插手朝事也的确不合适,恐怕真会令天子心中生出嫌隙。
可真如那些文官所愿的那般放权,李太后同样也是不愿。
她辛苦十数年才将天子抚养长大,若轻而易举便将天子推到文官那边,她这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