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1/2)节
那就奇了。我说,如果这件事情只有夫妻两个知道,那么凶手又是怎么知道这一点,然后利用这一点骗开房门的?
巧合吧。强局长说,石远征说自己没有和任何人说过。曹静成天在家,也不出门,不玩手机,也不会和别人说。所以,只能是巧合了。
那现场钱包里的银行卡有翻动吗?我问。
林涛摇摇头,说:银行卡都是正常位置,不过钱包和卡片我都送技术室了,看能不能找得到指纹。
毛巾呢?我问陈诗羽。
找到了。陈诗羽拿出一个塑料物证袋,里面装着一条蓝色的毛巾,这是在离现场小区一百米外的公用厕所的男厕找到的。经石远征辨认,就是他的。
拿毛巾干吗?大宝问。
当然是擦拭身上的血迹。我皱着眉头说。
不,毛巾上没血。陈诗羽说。
啊?这让我很是意外,我低头想了想,也没思路。不过一条毛巾并不能成为案件侦破的突破口,我们还得找其他的办法。
我这边也是失望。程子砚说,小区门口有摄像头,但都是普通摄像头,加之小区路灯都坏了,所以连看个人影都很难。林科长让我找三人同行的影像,可是,这确实不具备条件。
我皱眉不语。
一般我状态不好的时候,林涛就会自动补位。他看了看我,心领神会地说:目前我们掌握的证据不多,只有片段性的鞋底花纹。啊,不,等等。
林涛的短信响了,他低头看了看手机,信心满满地说:我刚刚收到消息,死者的挎包上提取到了非这一家三口的新鲜指纹,这是重大突破。我们不仅有甄别犯罪分子的依据了,而且还有法庭证据了。
痕迹检验又要立功了,这是好事。
林涛接着说:目前我们掌握的情况是,三名犯罪嫌疑人冒充快递骗开现场大门,进入现场后,两人对曹静进行约束,一人进屋翻找财物。结合报案人反映的情况,当晚十一点二十分,死者叫了一声。于是,凶手杀害了两人,逃离了现场。现在看,凶手应该是谋财,之所以会选择这一家,而且用送奶粉当幌子,应该有过充分的踩点。所以我觉得,程子砚下一步只需要对前几天的小区监控进行观察,寻找非本小区之内的,近几天总是进入小区的陌生人,应该就可以破案了。
好,没问题。程子砚收拾电脑,信心满满地离开。
林涛看看我,像是征求我的意见。但是我现在的思绪很乱,怎么理都理不清楚,于是说:不如我们回去再想想,明早再说。
这么密集的工作,让我们缺乏时间去思考,尤其是这么复杂的案件,不去思考更是不容易厘清思路。我和林涛都知道,之前我们所叙述的案发过程中,漏洞百出。只不过在没有思考出头绪之前,也只有按照最有可能的犯罪动机去调查,也就是侵财。而如果是侵财案件,最有可能突破的,就是对于疑似踩点人的排查。因为有指纹作为甄别依据,所以也不会担心办错案。
而对于我们这些负责现场勘查、尸体检验的人来说,不可能只指望着侦查部门通过这个方法去突破案件。如果能突破固然是好,但如果方向有问题,后果就不堪设想了。金三银五不过十是有科学依据的。
所以,回到宾馆,我们并没有闲着。我和林涛在房间里写写画画,互相补充着想法和疑问,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
带着疑问,我们分别陷入了沉思,甚至在睡眠中,都在模拟着现场案发的情况。我们休息了四个小时,就赶早来到了专案组。
经过一夜的奋战,大家都很疲劳,尤其是程子砚。而且,从程子砚沮丧的表情当中,我们也知
第(1/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