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
第(2/3)节
想起一句话来。
说的比唱的好听。
没有贬义,纯字面意思。
御书房中,皇帝与五王安安静静地坐着,一个批折子,一个品茶,难得地像寻常父子般放松相处。
“微臣拜见圣上,五王爷。”
“免礼,”皇帝叫纪应淮过去,“神医,昨日朕按着你的妙方,用了些竹叶莲心茶,晨起果真觉得好些了。你来瞧瞧朕,是不是有所改善?”
纪应淮号了脉,“圣上心火旺的情况确实好转了,但近日还是要少吃热性的东西。”
“朕晓得了。老五说,今日他的康复还没做,这御书房中就有床榻,你便在这儿替他按一按吧。”
皇帝是想观摩一下,什么样的手法,能让五王好得这么快。
“臣遵旨。”纪应淮应道。
五王似乎已经和皇帝谈过心了,那常年不脱身的轮椅现下不知去了何处,那些伪装他也不想再继续维持下去。
撑着案几,五王稍显艰难地站了起来,过了片刻,才动作自然地朝屏风后走去。
他现在走路已经没什么大问题了,只是起身和坐下的时候还有点僵硬,改变体位需要缓上一缓。
纪应淮站在皇帝身侧,清楚地看到了在王爷起身之时,圣上拿笔的手在微微颤动,已然发皱的手用力握紧了笔杆。
他并没有表面显示出的那般平静。
再无情的人,也有软肋。那是他血脉相连的儿子,是他曾经最爱的人给他留下的念想。抛开君主的身份,时隔多年,儿子能被治好、重新站起来,像一个正常人一样走路,他怎么能平静下来。
太医令说,圣上不想治好五王爷的腿。
不对,可能不是这样的,纪应淮心想。
他见过跪在儿科门口无助哭泣的家长,见过寺庙里一步一磕头为孩子祈福的父母。这世上真正铁石心肠的人到底是少数,他不信一个能将国家治理得风调雨顺的君主,心中连半分柔情都不留。
五王爷自己在榻上躺好了,纪应淮赶忙过去给他按腿。
转身的时候,他瞥见了站在屏风后偷偷往这儿看的帝王,他眼角闪动着的,分明是泪。
“……”
纪应淮垂下眼,他难得地想家了。
曾经一班列车就能抵达的家乡,现在却与他隔了数千年的光阴。或者,也有可能是隔了平行时空的分界点,隔着一方屏幕、一个阅读软件……
不过,纪应淮突然有些想不起来了,他家在哪个省哪个市来着,以前寒暑假抢票的时候明明记得很清楚的呀。
他的茫然一直持续到治疗结束,皇帝看着仪态端方、四平八稳地从里间走出来的五王爷,大笔一挥就给纪应淮拟了一份圣旨。
大概意思是,他治好五王的腿有大功,破格提拔他为从一品太医学士。
早上太医令跟他说的话突然浮现在纪应淮耳边,他立刻趁着皇帝还没写完,向他申请承办医学院,并求了一份整理编著医书的权利。
这个世界的基础医学有待普及,加上哥儿的生理特性还没有人关注整理过,纪应淮想把这些缺漏补足,以期帮助更多有需要的医者和病患。
皇帝觉得他的提议可行,便都答应了。
太医署与贵族搭边一事,皇室心中难免也有芥蒂,既然有这样一个背景干干净净的人愿意挑起改革大梁,就不妨给他个机会试一试。
“王爷,这圣旨一下,岂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您的腿疾将要痊愈了,会不会对您的计划有干扰?”
出御书房的时候,纪应淮问了一句。
五王拍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