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第(2/3)节
了一个大问题,脸上笑开了花:“到底是大学生,比我侄子强多了。”
“他也会修吗?”
“嗐,叫他来,他说最近店里忙,等过几天再来,我看他就是懒。”
安夏好奇:“他开什么店的呀?”
“以前是修收音机小电器,现在说是修什么bb机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国内第一家寻呼台诞生于1983年。
直到2007年才彻底落幕,这会儿正是各位做生意的老板们左腰别call机,右腰别大哥大的光辉岁月。
安夏眼睛一亮:“我也想学修bb机,能介绍我认识他吗?”
“学那个有什么好的,大热天拿个电烙铁,热死了。”柳阿姨不理解,都是要进厂子,坐办公室的人了,怎么还满脑子往个体户那里跑。
安夏笑着说:“艺多不压身嘛,多一条赚钱的门路,当然是好的啦。”
柳阿姨点点头:“行,我去说一声。”
安夏直接跟妈妈问家里有没有一万块,也摆出了真实的理由:“出租车牌照的价格一定会暴涨,无论如何也要挣到这笔钱。”
妈妈看着这个二十出头的女儿,压根就不相信她。
“你倒说说,为什么会暴涨?”
安夏据理力争:“现在出租车司机这么赚,想干这行的人肯定特别多,还能不挤破头?现在打车的人多,出租车少,上头肯定会扩大营运资格……”
话没说完,就被妈妈打断:“行了,你去把西瓜切了吃吧,还上头肯定……你又知道了?你是制定政策的啊?”
在政策落地之前,除了内部人士,谁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偏巧安夏家没有一个在相关部门做事的,都没法打听。
安夏妈妈的想法也没错:你都能从报纸新闻里分析出这么大的事了,其他的聪明人不知道?
就让你一个人发现了?
总之一句话:要钱?没门。
眼看着大好的赚钱机会就要飞了,安夏的心像被爪子用力地抓挠,一夜都没睡好。
第3章
第二天早上六点,安夏就早早的起来了。
不是她多么的勤劳,而是因为实在太热。
最近天天气温在40度往上,晚上也最多只降了两三度。
家里只有一台不会摇头的台式风扇,一个劲的吹热风。
就连热风都享受不了多久,妈妈说定着吹会生病,半夜起床把它给关了。
安夏只能往脸上、四肢冲自来水,越冲越精神。
“空调、冰箱……”安夏的悲伤逆流成河。
起来了实在无事可做,安夏便拿着粮票和零钱出去买早饭。
菜包子一毛五一个,肉包子两毛一个,每个包子还要搭配一两粮票使用。
零钱还真是有够零的,全是分币。
两分纸币的颜色跟五分还有点像,一个绿的蓝一点,一个绿的黄一点,用旧之后颜色差不多。
安夏一个个数着硬币,一张张端详着纸币,觉得自己好像《葛朗台》里的那个吝啬老头。
此时的学生们还没有放暑假,小吃店里有不少背着书包的孩子坐在那里吃早饭。
安夏有些疑惑,怎么现在的学业压力就有这么大了吗?
在传说般的衡水模式之前,只有一些县中才会这样。但是县中直接住校,周一到周六从早到晚都在学校里,根本不会在这里吃早饭。
此时一个学生对另一个说:“你数学作业借我抄抄。”
“说好把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