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节

第(2/3)节
天一早,安夏起严妆。

    人靠衣裳马靠鞍,安夏要把自己打扮的看起来一看就是个知识分子,同时又没有脱离纺织厂的劳动人民气质。

    全世界的八十年代都在向好发展,全球的经济都在腾飞。

    越穷越保守,越富越得张扬。

    英、美、法、德、日、韩……有点钱的国家都疯得相似——嚣张、骄傲、不在乎别人的眼光。

    女孩子都喜欢把刘海吹得高高,上半身爱穿袖子极宽的蝙蝠衫,或是用垫肩把肩膀垫的极其夸张。

    下半身穿紧身的踩脚裤,或是一步裙,个个像骄傲的小凤凰。

    安夏反其道而行之,她给自己梳了一个简单的高马尾,又弄了一副平光眼镜,在带来的衣服里翻出一条蓝色的连衣裙。

    与飞扬的小凤凰们相比,她就是一枝冷若冰霜的高岭之花。

    收拾得差不多,她企图打车前往会场。

    然而,这个时间段,深市的出租车似乎并不在这一带出没。

    等了二十分钟,安夏愣是一辆出租车都没见着。

    怀念网约车,哪怕能用电话叫车也行啊。

    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安夏叹了口气,认命地走向公交车站。

    身后有人招呼:“安夏?原来你还没走啊,一起去?”

    回头一看,是张总。

    安夏上车的瞬间,被另外几个学员看见:“她这是上了谁的车?”

    “还是黑牌,前面写着港。”

    “她还认识香港人?”

    学员们一边猜测着车主的身份,一边往酒店走。

    遇上龚伟正在敲陈勇和另外两个人的门一起去吃饭。

    “安夏自己吃好吃的去了,留下你们四个小可怜吃碟头饭,哈哈哈。”

    龚伟转头问道:“她吃什么好吃的去了?”

    “她上了一个港岛牌照的车,不知道去哪了。”

    “我看见了,开车的是个男的!”

    第11章

    企业家扎堆的会场,大家都西装革履,客套话一堆又一堆。

    张总负责交际,安夏先进了会场。

    第一排是与会领导们坐的位置,座位前有一个长条桌。

    桌上摆着瓷茶杯,还有领导们的座位卡,上面写着他们的名字。

    领导们的名字也许有重复,不过结合一下座次就基本可以确定谁是谁了。

    在国内的官场文化里,座位顺序、走路谁走中间谁走两边、坐车时谁应该坐哪儿、吃席时谁应该坐哪儿,都有一定之规。

    厂里的龚书记凭着连续几天报纸上的照片就能判断出哪位要升职,哪位要凉凉。

    所以,会场里的行政人员绝对不可能弄错桌卡的位置。

    安夏靠名字和座次找到了她想找的那个人,然后心满意足地回到自己的座位。

    做为港资公司,金山代表的座位在第二排的中间,与ib并肩。

    安夏对会议内容实在没什么兴趣,中间有一半是空话套话,还有一半是她早就知道的事情。

    安夏除了注意她要找的人之外,就是看坐在会场一侧的会议记录员了。

    在安夏的时代,这种大型会议记录是由专门的记录人员使用速录机进行记录。

    安夏用五笔字型的最快速度是240个字每分钟,速录机的最快速度是674个字每分钟,可以做到嘴巴说完,手上录完。

    现在还没有中文速录机,会议记录员们都在用纸和笔记录,使用的方法是源自民国时期秘书们就已经在使用的速记。

 
第(2/3)节
推荐书籍:指南剑狗男人罪业—刘佳研娇妻沉沦与老妈的日常顶流的妹妹是仓鼠老婆是邻家小鬼们的玩具独占青梅(双重生)贼喊捉贼今生绿龟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