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
第(2/4)节
错,闫旭东也将自己的眼神转移到屋内的景象,仔细观察里面的每一个人的步骤和动作,是否符合操作规范,要是出了问题他也能即使制止。
赵志民看到一半,忽然觉得他们这样一直扒着窗户好像有点尴尬,为了活跃气氛,装作好奇地说:
“小师妹,你有没有了解一点这方面的情况?仅凭肉眼看着好像也没多大差别。”
李筠没有挪开自己的眼神,用熟练地语气说:
“我看到报纸上说78年的时候,国外就已经研制出来三微米的分布式投影光刻机dsw4800,不知道我们眼前这个的精度是多少?要是能够进一步提高的话,我想国际上也会有那么多闲言碎语。”
闫旭东听到这话,还是忍不住看了一眼李筠,没想到对方真的一直在有关注国际情况。
更重要的是,李筠也没有猜错,眼前的这一台精度正是三微米,虽说研制出来的时间比外国晚了一年多,可依照两国的国力对比,谁能不说他们一句强呢?
赵志民也知道现在国际上对于祖国的声音,心中立即升起一股气,一定要赶到他们前头,誓要好好打那些看不起他们国家的人的脸。
语气严肃地说:“小师妹你说的对,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努力,争取让其他人跟着我们的脚步跑。”
而后,他用希翼的眼神看着闫旭东,希望能从他嘴里得到回答。
闫旭东也是有点气短,他们现在还有两年的速度需要赶,那不是一时半刻。
因此,只能对赵志民的眼神熟视无睹,而是开始与李筠交谈起来。
“我看李师妹似乎对我们的研究项目挺感兴趣的,78年的时候,估计李师妹还在读高中吧?”
李筠笑着摇摇头,解释说:“没有,78年的时候我正在下乡,这些都是我从图书馆里看到的。”
听到当时她正在下乡,惊讶的不止是闫旭东,赵志民也同样瞳孔震惊。
他之前是了解过李筠的专业和年龄,但是也没了解到那么详细,现在猛然听到,整个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如果说,李筠78年的时候正在下乡的话,那么她肯定参加了当年的高考,而77年是第一次,79年是第三次。
也就是说自己眼前的聪明绝顶的小师妹,是经历了三次高考才出现在自己眼前,再想到李筠的年纪,他突然很心疼眼前的姑娘。
对于李筠那瘦小的身材也有了猜测,他之前没有怀疑李筠是知青,就是因为李筠今年也只不过19岁而已,这个年纪上大学非常正常,甚至对于某些地区的女孩子来说,这个年纪上大学都算是小的。
闫旭东则是惊讶,眼前这个眼神清亮的人,居然在乡下那样艰苦的环境中都没有忘记学习,心性坚定,而能被张教授挑中,资质必定不凡。
要不是担心被人说挖墙脚的话,他是真的想要给老师找一个这样的师妹。
同时也说明一个事情,眼前这个姑娘还是今年的新生,要是去年还在乡下的话,那就只能是今年刚刚考进来的。
而且听着对方的意思,下乡了也关注他们研究的内容,说明对这方面肯定感兴趣。
因此,笑着对李筠说:“要是李师妹对我们实验室感兴趣的话,以后你们那边有和我们这边的联合项目,都可以申请加入,随时来观看。”
这句话对于今天的李筠来说是一个惊喜,也是一个大进步,往后来这里多了留在这里的机会肯定也多。
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意,“那就多谢闫师兄。”
“这没什么的,只要注意别随意对机器们动手,想来看看情况还是允许
第(2/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