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节
第(3/4)节
两人?说笑了一会儿?,便?去各忙各的了。
江宁推开门,看到了已经坐好了的仆射淳于越,丞相王绾,以及廷尉李斯。她寒暄道:“辛苦各位走一遭了。”
“都是为?了大秦,”王绾也?打起了官腔,“大夫请坐。”
“客套话就不多说了,”江宁开门见山,“陛下命我四人?论出科举章程,撰写?成册以便?各郡县官员参考行事,时不待人?我们?便?进入正题吧。”
三人?颔首,便?开始从头到尾梳理。
首先,要敲定考试流程。江宁依照后世经验,以郡县为?单位,将?考试分为?四个阶段,分为?院、乡、会、殿四部分,在院线之间设立时间间隔,对人?员进行分流,以防朝中出现冗官现象。另外?,对于各个功名的相应优待也?做了明细。
其次,就是考试的规矩。她认为?既然是靠学识选拔人?才,那么?过往的名声便?不能作为?评选标准,所以采用阅卷封名制。此外?严打徇私舞弊,以及冒名顶替。
最?后,是关?于考试内容。在这一项内容上,会议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李斯认为?秦以法壮大,但以吏为?师,专修法家经典即可;但江宁认为?一家独霸只会固步自封,误入歧途,一体多元,取长补短才能维持稳定。
“秦以法为?强不假,但秦之强大中当真无其他学派协助吗?”她反问?李斯。
见李斯顿住,江宁便?知道对方很清楚,在秦国壮大时国内并不只有法家。
她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历代先王皆以法家学说为?主其他学派辅助,并非完全扼杀其他学派的存在。而今陛下一向尊崇先王之道,自然也?不会扼杀其他流派。”
“大夫所言甚是。”淳于越十分赞同她的观点,“老?夫经历过稷下一辩后,便?知道事件万物绝无一定,所行之事也?非一直是对,需要时刻包裹新物才能应对未来之变局。”
“此言不错。”王绾捋着胡子,“朝中需要新鲜的血液,也?需要新的思想见解。但廷尉所言也?有理,立国之法不可丢。所以我建议以法为?主,其他学派各取一点。”
见王绾有意给他们?两个台阶下,江宁自然要下去。她是来商讨科举的,可不是来跟人?吵架。于是她笑道:“丞相所言甚至,下官心?服口服。”
李斯也?是个人?精,上司给了台阶,他自然也?要下来:“是我疏忽了。”
江宁心?道,她敢肯定,李斯绝对是口不对心?。从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奠定儒学在此后千年的地位来看,选官内容决定了一个学派在王朝中的分量。这可是把自己的学派拉到无上地位的好机会,被自己这么?一搅和,变成了泡影,李斯怕是要针对自己一段时间了。
但是她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科举埋下畸形的种子,所以遭遇针对就遭遇针对吧。江宁苦中作乐地想,反正天塌了个高的顶着,嬴政比我高,他先扛吧……
等到夜里嬴政听?完她的描述后,果断伸出手掐着自己的脸:“你倒是会找靠山。”
“我们?夫妻一体,我顶不住了自然要找陛下啊。”她揉着自己的脸颊,撇着嘴,“难道陛下要我找别人?啊?”
“你要找谁?”嬴政盯着她。
江宁无奈叹气:“除了陛下我还能找谁?你要是不帮我,我那只能为?人?鱼肉,等死了。”说着还摆出非常可怜的模样。
嬴政伸出手戳着她的脸:“你还会为?人?鱼肉?我不可不信。”
“怎么?不会?”江宁指着自己,又指了指嬴政,“我这只狐狸
第(3/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