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节
第(2/4)节
:
“万岁爷,这地头处标‘乙’的牌子就是我们用本土麦种与高产麦种杂交出来的第一代小麦,虽然还没有来得及收割麦子,但乙地的麦子长得要比丙地中本土的麦子长得好,微臣估摸着等过几日收割下来,称重后产量也会往上增加个一百多斤。”
“好!这才是你们努力要提升的点,种子就是得一代代更新换下来,直到把最好的麦种改良出来,那时朝廷才能靠着这优质的麦种填满百姓们的饭碗。”
终于听到自己想听的话了,看着面前长势喜人的试验田,康熙也不由笑着赞叹了一句。
得到帝王鼓励的农事官脸色都激动的泛红了,又一鼓作气将后面的话言简意赅地说了出来:
“万岁爷除了麦种外,其他试验田中的麦子长势对比也说明,您之前派人送来的土法制造肥料,以及生物灭虫的办法都是很有用的,追加了土肥的麦地产量也有明显的提升,微臣认为今年可以先将土法制肥的流程传到民间,教会农户们掌握这项增产的好法子,或许等到秋收时就有作物增产了。”
“有提升就行,你们琢磨一下把这事儿写个折子呈上来,到时候朕派合适的人去做。”
康熙心情十分不错。
农事官忙又俯了俯身。
随后小半个时辰内,康熙等人又去瞧了土豆、番薯、番椒、向阳花等植物的生产情况,想来是因为这些植物本来就好养,与去年相比长得倒是都挺好的,土豆已经被前来庄子上干活的农户给挖出来了,亩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没有像后世的高产麦种一样减产,倒是让康熙等人松了口气。
看完庄子上试验田的收成后,康熙又带着一群人离开庄子,沿着黄土路继续察看京郊百姓们田地中的麦子长势。
今年从开春到夏收一直都是风调雨顺的,庄子上的庄稼长得不错,百姓们田地中的麦子虽然麦穗比不上庄子上的大、也没有庄子上的饱满,但一眼望去,在夏风的吹动下,大片、大片的麦田涌动起一层层的金色的波浪,是一副令人愉悦的丰收之景。
身材精瘦、肤色黝黑的农户们正满头大汗、穿着被汗水浸透的褐色粗麻短打弯腰拿着镰刀收割麦子。
一捆捆割下来的麦子被人用光滑的麦秸秆扎起来放在地里面,留下来短短的麦茬子指向湛蓝的天空。
头上缠着布巾、膀大腰圆的农妇们正用胳膊挎着篮子、领着身后七、八岁大的稚童俯身捡拾着遗落在麦茬子中的麦穗。
还有不少正值壮年的汉子们,晒得黝黑的脖子上挂一条白色的湿汗巾,用双臂拉着板车,来来往往将麦捆往板车上搬运,赶着时间将割下来的麦捆以最快的速度送到能晒粮食的空地上脱粒。
小孩子们知道大人们的正事办完了,也开始撒欢似的在黄土路上你追我赶的跑了起来。
“金蛋儿,你跑慢点儿——”
小弘昱倒腾着两条小短腿儿跑在最前面。
哈拉哈齐四姐妹跟在他后面边跑边喊。
小弘晴、小弘晖也跟在四个堂姐身后欢快地蹦跶着。
弘晞则跟在自己阿玛身旁,听着一群大人们聊天。
这时,众人只听到跑在最前面的小弘昱突然发出一声“哇——”的惊呼声。
胤禔心中一紧,下意识就迈开大长腿往前跑。
康熙等人也忙抬腿跟上。
大人们与小孩子们其实中间也就相差十米罢了。
等胤禔几步跑到了小孩子们跟前,入眼就瞧见他快三岁的儿子正背对着他蹲在地上,四个女儿围在儿子身旁低头瞧着什么,俩侄子也站在女儿们身边,七个孩子围成了一个圈,全
第(2/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