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节
第(3/4)节
:
“奴才钮祜禄·和珅拜见我大清的列祖列宗!圣祖爷吉祥!世宗爷吉祥!”
站在自己汗玛法腿边的弘晞闻声朝着底下看去,瞧见发声源的俊美儒雅长相,不禁往上挑了挑好看的眉毛,心中暗道一声:这就是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将四书五经背的滚瓜烂熟,头上官衔一大串的天下第一贪呐!
眼前超出寻常认知范围的景象早已经令百官们懵圈了,听到和中堂的话,他们也纷纷稳住心神,找到自己的音调,学着和中堂的模样,俯身大拜高呼道:
“奴才微臣给我大清的列祖列宗请安!”
跪在末尾的外国使臣们也都纷纷吞了吞口水,被面前离奇又玄幻的事情给吓着了,纷纷在心中画起了十字,无声呐喊:阿门!这难道就是神秘的东方力量吗?!
第117章万国来朝
这些外国使臣穿着不同的服饰、长相也差别很大。
他们之中有金发碧眼的欧洲人,有虎背熊腰、长着满脸络腮大胡子的沙俄人,还有一部分人脑袋上缠着头巾、皮肤呈现淡棕色是来自南边的印度、缅甸与暹罗等地的。
他们目含惊恐的瞧着站在御阶之上的康熙等人,互相扭头对视间传达出来同样的意思:神秘的东方力量果然是名不虚传!
早年前曾暗自打过坏主意,妄图靠着输送鸦片前来攫取大清财富的英吉利人更是被眼前“大变活人”的一幕给吓破了胆,他们冷白皮的肤色变得愈发惨白、满额头冒冷汗,拼命将脑袋往下垂,恨不得当场缩成一个不起眼的球,咕噜咕噜的滚出去,好来躲避上首传来的各种各样的打量视线。
执政六十一年的康熙大帝对欧洲诸国是有很强的震慑力的,如今他的孙子的政绩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本就好战的乾隆在执政中期后,变得愈发爱打仗了。更让外国人惊恐的则是,他不仅爱打仗还非常擅长做远征指挥官。
二十年前的清俄一战,清军打得毛子们嗷嗷叫,沙俄女皇更是气愤的颁布国书臭骂乾隆皇帝不要脸,“不要脸”的乾隆皇帝从精明的女皇手里夺回了雍正朝被割去的土地。
十几年前的倭国海战又让世界瞧见了大清不俗的水师力量。
十年前,缅甸野心勃勃的贡榜王朝在中南半岛称霸,把暹罗灭了并入自己的国家后又入侵云南,清军在两国边境线上开启了保卫战,坐镇于京城的乾隆皇帝远隔大半个国家遥遥指挥。
弘历吸取了在后世瞧见的史料教训,面对此时空中这场迟来的清缅之战他显得十分有经验,早在大军出发前就让军医配备了足量的能抵御南边瘴气的药丸。
因为战前准备充足、再加上乾隆这个总指挥官知晓战局,游刃有余的精准打击,使得这场清缅之战不像是历史上记载的那般断断续续的打了七年,四次战争,清军最后虽然赢得了胜利却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而是一战定胜负,半年的时间,清军大胜,缅军惨败,中南半岛的□□势也被此战给大大的改变。
战争的胜利不仅使得乾隆皇帝收复了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被缅甸掠夺走的孟养、木邦、蛮暮(蛮莫)等土司,还使得刚被灭国的暹罗获得了喘息的时间、抓住机会又从缅甸中独立1,而后转头投靠大清,成为清廷附属国,同老挝、不丹、尼泊尔、锡金等一样岁岁向爱新觉罗一族朝贡。
抛开这些武功不谈,日渐老迈的乾隆文治也没有随着年纪的增加变得平庸。
民间歌舞升平、国库丰盈,每隔两年朝廷都会减免一部分赋税,硬邦邦的水泥路像是蛛网般覆盖在了黄土路上。
举国上下都在修路搞基建,一座座厂房在各省郊外拔
第(3/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