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地卖盒饭开始 第56节
第(2/3)节
旧是第一个走出工地门口领取盒饭的工人,来到面包车前,他才发现今天派送盒饭的人换了。
往日是一个高高瘦瘦的小伙子,现在是一个矮胖中年妇女。
在工长处登记了名字,接过一份盒饭,瞬间感觉到有些不同。
这盒饭的分量,比起以往的都要重啊!
提着盒饭走到一旁树荫下,乔兴国将塑料袋打开,查看盒饭的菜式。
哟!菜式不错嘛!
宫保鸡丁、地三鲜还有个丝瓜汤,一斤重的大白米饭。
这分量可以啊,绝对能吃饱。
乔兴国将盒饭重新盖好,正要往工地里面走,忽然回头看了一眼街对面的徐氏快餐店,心中有点蠢蠢欲动,也不知道今天徐氏快餐都有些什么菜。
但再看看手中的盒饭,这盒饭能吃饱,再去徐氏快餐店吃,不是纯纯浪费钱吗!
犹豫了两秒钟,乔兴国果断往工地里面走去。
绝大部分工作跟乔兴国一般,做出了一样的选择。
以往门庭若市的徐氏快餐店,现在店内只有稀稀落落的三五人在用餐。
徐安站在快餐店门口看着对面热闹的景象,再看看店里冷清的模样,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
今天堂食的人能有三十人就相当不错了。
幸好栋梁叔昨天跟自己说过这事,减少了堂食的菜品数量,不至于剩余太多。
这更让徐安坚定了,必须要发展的决心。
不过现在的重点嘛,是将盒饭送到海市图书馆工地门口,徐安转身回厨房将打包好的外卖订单装到三轮车上。
这些天的订单数量已经超过五百了,一辆三轮车已经不够用,昨天收工后又去订购了一辆,早上刚刚送到,正好派上用场。
徐安跟徐和平两人载着满满两车的盒饭来到了海市图书馆工地门口。
图书馆外围的脚手架已经拆除了大半,工地里工人数量更是锐减到十多人。
原本因为工人而聚集起来的小吃街也变得萧条了起来,巅峰时期这条小吃街上有着二十多家小摊,现在包括徐安在内只剩下了四家。
三位摊主见到徐安过来跟两人打了个招呼,看到他们车上那满满当当的盒饭,眼中不由地露出几分艳羡。
都是在一条小吃街上做生意的,怎么人家生意越来越好,一天能有好几百份,自己这小摊一天下来也就赚到个养家糊口的钱呢。
羡慕归羡慕,他们也没打算尝试徐安这种销售方式。
毕竟没有多少人午饭时候会吃手抓饼、炸串、章鱼丸子等小吃,形成不了规模单独送几个订单那是浪费时间和人力。
徐安跟徐和平这边车刚停稳,老韩等人便也到了。
第一个订单是艾莎服饰公司的,一共37份,由四个人一起配送;
第二个订单是外贸公司的,一共17份,由两个人一起配送;
两个订单,六名骑手便出发了。
艾莎服饰公司是他们最爱的单子,离得近、单量多、配送速度快,这种单子是最受众人喜欢的。
大家都不喜欢的自然是离得远、单量少、配送时间短的单子,说的就是清雅小区的单子。
清雅小区距离海市图书馆工地12公里,几乎是卡着最远配送范围,且这个小区只有一个单子,也就是两份盒饭。
大老远花费十几分钟过去,还得爬六层楼,才能赚到一块钱。
幸好这边不管是远的、近的单子都是六人轮着配送,这才让清雅小区的单子不至于无人配送。
今天徐安打算自己去配送这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