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汴京春色 第2节

第(2/4)节
不起,自然不愿外孙女再回到她母亲的伤心地去。留在扬州有甚不好?

    何况喻家那些个心思,王从之即便年逾半百,仍旧耳聪目明。

    书香门第的嫡女流落外头十多年,传出去也难听。

    加之姝儿快到了议亲的年岁,喻家是想从儿女亲事上谋些好处呢

    至于是什么个好处。

    其父喻潘现今任国子司业,从四品,虽是个不大不小的文官,但祖上几代都有子弟中进士,后来气运好些的也都在京中谋下官职。

    到了儿子这一辈,喻成邺、喻梁在喻潘四子之中最出色,已是贡士,正是专心备考殿试之时。

    若是来日金榜题名,要在京中谋差事,少不了要费心思打理

    姝儿随她母亲,生了一副好相貌。秋月雅姿,芙蓉之色。过豆蔻年华时,扬州便有不少人家上门来打探。

    不比王氏寡淡沉郁,姝儿性情则水灵剔透,凡事一点就通,不知要胜多少筹啊。

    王从之本不想让外孙女回喻家蹚这滩浑水。

    当喻家的人连连在王宅磨了三日,硬是赖着脸皮不肯离去。王从之烦不胜烦,正要喊人挥家伙赶走。

    此时却是喻姝跑到众人跟前嘻嘻笑说:“阿翁,我愿随婶娘回汴京。”

    ……

    这头喻姝满头珠玉,靠着喜轿软枕缓缓阖上眼。

    喻潘和林如蔻想利用她给喻家子弟谋仕途,既然如此,她便来帮上一把吧。

    这世上没有鬼神,没有报应现身,那便由她来打造这天道。

    只是一个闺阁女子,若单靠这重身份又能翻出多大水花来?终是有点不便。

    虽然盛王在诸王中圣宠寡淡,名声风流,但对她而言足够了。

    两个月前她咽着阿娘的仇,在林氏面前跪拜侍奉。

    细心暗察,费尽心力,在私下多方打探,知道她那继母林如蔲手里曾有桩人命案子。

    死者是个叫吴唐的佃客,四十来岁的汉子,三年前在喻府做过马夫。后来吴唐不知怎的被赶出喻家,却在两年前走水路下扬州时,掉江里淹死了。喻姝约莫知晓是林氏的手笔,吴唐跟在她身边多年,定藏着不少事。

    吴家一家子都是崔家底下的庄户崔家把女儿崔含雪嫁给四皇子,她最容易入手的,也只能从崔含霜那儿。

    崔氏乃是汴京名门,崔大官人的官位也高,是从二品。若是寻常引见,恐怕崔含雪未必会好好见她。

    而她嫁了盛王后,与崔含雪也算是妯娌,这倒是一条最好走的路。

    ……

    外头锣鼓吵得脑壳微胀,喻姝伸手缓缓揉额角,也不知过了多久,听到有人高声:“落轿——”

    王府大门前拥着一大堆穿红着绿的人,喜轿帘半掀,里头戴金丝凤冠的妙龄女子探头,迈着娉婷的步伐出来。

    喻姝满头的珠翠,翠缕红丝十分灼目。她本就生得白皙,一身喜服衬得人儿肤光胜雪。阴阳生把斗里的谷豆往大门撒,小孩一窝蜂围地上捡豆子,宾客们瞧着嬉笑说闹,她笑盈盈垂下眼眸,娇靥添美。

    过了大门跨马鞍,有喜娘引她进屋坐虚帐。

    喜婆身穿紫色褙子,头戴大红花,笑眯眯说“小娘子在这等一等罢”,而后便挥挥手,把哄闹的宾客带出屋子。

    门一关,只留下服侍的采儿,这下屋里彻底安静。

    “姑娘累么?”

    采儿悄摸过去扒门缝看,“现在外头没人哩。”

    喻姝松了口气,终于不端坐。她活络了一会筋骨,便摘了发沉的凤冠往床上躺去。

    新婚呀。

第(2/4)节
推荐书籍:我堂堂一个皇子!春城风雨引发的乱伦儿子读书妈陪身风屿陈娇的狗nph射后不理圆圆的故事我,天煞孤星,爱好交友我是来抱你的深情败类【假卧底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