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骨为刀(重生) 第19节
第(2/3)节
洛久瑶问:“皇嫂,沈林如何了?”
“你不必担心沈大人,除却宴上交谈,没有旁的证据能证明他与贺大人的死有关。”
唐寄月道,“明正司审人只是例行公事,三个时辰一过就放了人,今晨他已回府去了。”
听她这样说,洛久瑶眉眼舒展些,奈何没能亲眼瞧见,心仍悬在原处。
见她的表情有细微松动,唐寄月心下思索,眼睫微敛。
“久瑶,关于贺小姐,我有话想同你说。”
她认真道,“洒扫的宫人酉时末发现贺小姐的尸身,仵作验过后推测死亡时间大概在酉时初,正是宫门才下钥的时间。而灯花台的栏杆上刮落一片袖角……与你白日赴临春宴所穿的衣袍相同。明正司的人没有证据关押沈大人,但很有可能凭这片袖角审讯你。”
唐寄月将所知道来,洛久瑶听出她言语间的担忧,道:“久瑶知道了,皇嫂不必担心。”
唐寄月轻拍了拍她的手:“不要怕,只这一件物证明正司的人不会拿你怎么样。此案涉及朝中重臣与其家眷,贺小姐更是与秦世子定了婚约的,明正司从口供中得不出结果,多半会上奏移交给大理寺去查。”
“我不怕的,皇嫂。”
洛久瑶应,“本就是没做过的事,我心中无愧。”
出了正殿,侍卫已在外等候。
思及九公主年岁尚小又是皇室血脉,前来押解的侍卫未用钢铁所制的囚车,而是换了顶简陋的马车将人装了起来。
车马沿着皇城最外的宫道走,停在明正司前。
明正司门上所悬匾额是先帝所题,书写着‘正明公道’四字。
洛久瑶抬头瞥一眼,暗自捏了捏袖中的铜令,随引路侍卫走入其中。
明正——横竖看去都是个持正清明的好名字。
可洛久瑶一只脚才迈入堂中便闻到了满室的血腥味,四周的墙壁斑斑驳驳,溅满了陈年的血。
在前堂设审讯之地,显然是为威慑疑犯所用。
穿过前堂,司使冯异早已候在刑讯堂。
青年看上去二十出头,手臂正架在长刀上,一副等候多时的架势。
皇城中此等大案不多见,冯异接手后便命人将刑具准备周全,偏昨夜审了一夜毫无收获。
那沈小御史是沈家人,身子骨又弱,明正司连皮毛都碰不得,只能眼睁睁瞧着人两眼一闭坐在刑讯室的太师椅上,任司卒如何相问,口中一律答的是“不知”。
虽然他看起来的确不知,但审至最后,那沈林竟反客为主念诵了明正司的规矩,道他们既要审满三个时辰才能放人,不如各自相安无事,也好让他安生休息。
冯异没有证据,又轻易碰不得沈家人,只能空耗一夜,翌日一早赶忙将这尊大佛送走。
眼前这位怯生生的小姑娘是皇室的九公主,虽东宫遣人嘱咐过,碍其身份也不能直接严刑逼供,但九公主昨日曾与贺家小姐争吵,他们手中又有一件证据在,扮张恶面用些轻刑,总不至空手而得。
洛久瑶才走入刑讯堂便撞上冯异不怀好意的目光。
“见过九殿下。”
入明正司的疑犯需先搜身,冯异靠在太师椅上慢声慢调的问了安,又道,“臣多有得罪了——搜吧。”
司卒上前,洛久瑶乖乖伸手。
却未等来者触到衣摆,她展着双臂,轻轻抖了抖衣袖。
一枚铜令自袖口跌落,‘当啷’一声摔在地上。
冯异斜着眼睛瞥,动作骤然僵住。
“等等!”
他连声制止,弯身拾起铜令。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