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风韵(27-28)
第(4/7)节
想知道,因为她现在一点也不寂寞,而且她还更换了口味。
六十岁的太医老不老?按照现在的人来说不算很老,否则对不起我们伟大的科学家杨振宁和翁帆了。
但在过去那样的环境里肯定算很老了,皇甫太医真的很老了,胡子雪白,身子骨也不是很硬朗,他的孙子都已经考上举人了,再过几年,他都要抱重孙子了。
但皇甫太医在高阳公主的眼里一点也不老,甚至有种道骨仙风的英俊和仙气,因为皇甫的脸蛋皮肤还很细腻,而且白里透红,与众不同,而高阳公主的年纪几乎和皇甫的孙子差不多大。
外人怎么看也绝对不会想到这爷孙会有一腿,如果有这个想法的人不是疯了就是神经病。
皇甫老太医就是有十个胆子也不敢主动去摸一下公主的手,否则不但老命没了,而且自他以下的大小命都会没了。
皇甫没有这样的胆子,不代表无法无天惯了的高阳公主没有这个胆子,而此时的高阳再也不是出嫁房府时的高阳了,后宫的事情似乎让她瞬间明白了一个道理,权力才是左右别人生死最可怕的武器,公主的权利不可谓不大,她已经可以为所欲为,但即使她贵为公主在她父皇的眼里仍然是一个可以随便处置的玩物,可以弃之如履。
那么,需要权力,需要报仇就要通过筹划,运作,还要有谋略和帮手,她把一个快要入土的皇甫太医拉进了她的战车。
那么,高阳为什么一定要拉一个行将朽木的老太医呢?她是不是想报仇想疯了吗?不是,因为自小在宫里,她就认识皇甫太医,皇子和贵妃,甚至包括父皇都喜欢皇甫太医给他们看病,从这一点,说明皇甫太医在皇家人心里的地位非常高,而且深得信任,如果把这个老太医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以后用处那可非常大了,甚至远比那些朝中的两班大臣有用多了,高阳总结了巴结皇甫的两大好处:一:太医的信息量,尤其是皇城里重要人物的身体状况如何,太医一定是第一个知道,那以后下药,误诊机会就来了。
二:太医可以得到别人很难知道的皇宫里的众多秘密,而这些秘密一旦掌握,那么这些秘密马上就会成为拉拢这些有秘密的人的武器和杀手锏为自己所用。
“滚出去,你们是想看我身上伤痕累累的身体吗?”
自从高阳公主进入房府这间戒备森严的房间喊出这句后,太医皇甫给公主诊治就再也没有一个侍女敢走进房间,直到皇甫太医走出公主的房间,侍女在得到公主的允许后才能进入。
唐朝不同于明,清两朝,明清太医诊治女眷是不能肌肤相亲的,只能拉跟红绳诊治,呵呵呵,所以,明清两朝的太医要么不是庸医,要么就是医圣,也确实难为这两朝的太医了,我估计误诊不会少,数据显示,明清两朝被砍头的太医相比其他朝代多了很多。
皇甫太医肯定不是庸医,虽然不是医圣,但医术高明那是一定的,否则他也得不到皇家如此器重。
宫里那么多太医,太宗皇帝偏偏喊上皇甫可见是对皇甫医术的相信,何况,这还是李世民心里对女儿的愧疚呢。
皇甫给公主诊疗是十二万小心和谨慎,虽然公主的伤并不是非常严重,除了营养不良就是一些皮外伤,只要稍作调养也就没什么事了,如果放在一个百姓家,估计休息两天就要下地干活了,但高阳是公主,金贵着呢。
远比千金之躯还要高十倍,因此叫万金之躯。
宫里的补品最好的送到了房府,药也是最好的,皇甫太医知道,公主身体的病已经好了,如果说有病的话那只能是心病,这个病皇甫太医不是心理医生是断然治不好的。
皇甫一如往常进入公主的
第(4/7)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