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朝堂风云
第(3/4)节
力量与老皇帝相比相差悬殊,便想着找点外援,但是却脑子极不好使的找上了北边的燕国。
写信给燕帝慕容欣约定南北夹击,燕军南下,西阳军北上,欲一举击败镇边十载是边境牢不可摧的永王姜毫所部。
战术规划的很好,双方甚至都将每日各自要行军多少里都安排好了,但是真正到了西阳王姜伦起事之后西阳这边便一直拉胯,甚至于燕军都已经兵临寿春城下了,西阳军却在出了西阳郡仅仅不到十里之后便被西阳周边各郡听到消息后组成的联军给打的停滞不前。
这便是姜伦脑子不太好使的地方,老皇帝意欲革除世家弊端,导致世家人心惶惶,姜伦完全可以联合世家,允诺给他们即位之后不动世家的好处,这样或许还能凭借着世家的支持登上皇帝的宝座。
但是就冷却偏偏选择了一条粉身碎骨的死路,勾结外国。
燕国是慕容鲜卑政权,当初八王之乱五胡乱华里面的五胡中可就有这鲜卑一族,当初就是因为这八王之乱才导致楚国南渡偏安一隅。
而且北方的胡族政权还根本不把汉族人当人看,作战时让汉人打头阵却不发给任何的盔甲武器,只为消耗敌军的箭矢;有时甚至汉人当作军粮贮备。
凡此种种,让任何一个楚国人都对北方的胡族政权都极度厌恶。
所以在姜伦起事之后欲与燕国夹击姜毫时便遭到了周边郡县的疯狂阻击。
一来是国仇家恨之下没人敢放姜伦去勾结燕国,千古万世的骂名那些个郡县长官们谁也担不起。
二来则是当初五胡乱华之后楚人便看清了这些胡族的野蛮本性,知晓若是姜毫那边的防线被破,南方汉人们又将迎来一场浩劫。
无论是国家大义还是个人的切实利益,都迫使西阳郡周边的各个郡县组成了联军阻挡住了西阳军与燕国会和的步伐,就连一向看不起姜毫母妃卑贱身份出身的那些个世家门阀们也都摒弃前嫌,不遗余力的给姜毫提供支援。
而大舅哥姜毫也基于对这种形势的判断,只派了麾下的刘牢之只身一人去指挥郡县联军围攻西阳军,自己则全力应对南下入侵的燕军。
战争在寿春城下僵持了没有几天,燕国那边再发现姜伦不是个能成事的合作伙伴,又加上燕国国内又遭到姜毫派出的轻骑兵骚扰,好几座粮仓都被楚国骑兵的一把火烧成了灰。
燕国的南下便匆匆作罢,十万燕军再扔下了一千多具尸体后,回师北上想要截杀住楚国的轻骑兵,却又没有得逞,狼狈不堪。
“我这大舅哥还真敢违抗皇命啊!”
看完了纸上的内容,齐默忍不住啧啧叹道。
老皇帝当时在知道了西阳王姜伦自立为帝与燕国媾和的消息之后,立马就向姜毫下了一道让他再亲率半数兵力前往西阳郡平叛,只需留下半数兵力与得力干将固守边境防线的旨意。
但是姜毫却已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和京师路远不知兵势的理由强硬的拒接圣旨。
不仅没有亲自率大军平叛,反而是只让麾下的刘牢之一人前去统领联军。
至于对待燕国入侵这事,姜毫更是极大的下了老皇帝的面子,轻骑骚扰烧毁燕军粮仓数座,寿春城下让燕军损兵折将一千余人。
这样的战果都仿佛是姜毫在向老皇帝赤裸裸的说明:“你是错的!”
这是自诩能功盖秦皇汉武的老皇帝绝对忍受不了的,若不是世家的阻拦,老皇帝姜启早就将父子那点微乎其微的脸皮给撕破,下旨贬谪姜毫了。
齐默明白世家之所以在这件事情帮大舅哥说话也是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
姜毫守着边境,整个楚国
第(3/4)节